成败皆起于澶渊寇准

波渺渺,柳依依。孤村芳草远,斜日杏花飞。
江南春尽离肠断,满汀洲人未归。

《江南春》

那些被贬官的日子里,化不开的浓愁是寇准最熟悉的情绪。落日,孤村,斜雨,依依绿柳,渺渺烟波,春将尽,人未归。时光飞逝,自己依然是他乡过客。前尘往事,历历在目,但恍然又觉得那是很久以前的故事。

寇准一生风光,宋太宗时官至副宰相,很受倚重。及至真宗前期,更是官至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很得真宗的信赖。但历史的轮盘缓缓旋转,时光碾压后的碎片里有信任,有怀疑,有倚重,有抛弃……春色将逝,莺声渐老,遍地落红。烟雨蒙蒙的季节最适合怀念往事。倚楼无语,只看到长空暗淡,天连衰草。寇准将这样夕阳残照的景致,失望落寞的心情,都写进自己的词里。

春色将阑,莺声渐老,红英落尽青梅小。画堂人静雨蒙蒙,屏山半掩余香袅。
密约沉沉,离情杳杳,菱花尘满慵将照。倚楼无语欲销魂,长空暗淡连芳草。

《踏莎行·春暮》

像寇准这样的历史人物,曾深深影响过宋代历史,甚至说他曾改写过历史也不为过。但无论有过怎样辉煌的经历,晚年的寇准却被贬官到雷州。遥远的故乡,难舍的仕途,都在春天的暮色中渐渐升起,化作心头泛起的苦涩记忆。也许人生像一枚有故事的硬币,A面是惊心动魄的夺权,血雨腥风的战争,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滚滚时代洪流;B面却是数不尽的悲欢离合,恨无常的喜怒哀乐,跨不过的平凡四季。于是,在代代相传的故事里,有绵绵不绝的历史,也有跌宕起伏的人生……

寇准原本出身望族,天资聪慧,勤勉好学,二十岁就高中进士,很得太宗的赏识。据说当年宋太宗选官时,喜欢选些年老持重的人,于是有人偷偷跟寇准说,不如把年龄填大一点,结果寇准断然拒绝了这提议。“准方进取,可欺君耶?”他觉得自己刚踏入仕途,怎么能一开始就撒谎呢?这种高冷的气质硬是把别人的好意给驳回了。按理说,古代为官应该随方就圆,才更容易借力使力,青云直上。但寇准完全不受这种约束的限制,就这样任性地开始了自己的仕途。也是后来,人们才渐渐发现,寇准的任性来源于太宗的宠爱。

比如有一次,宋太宗因为寇准所奏之事跟自己意见不合,一气之下拂袖而去。说起来,宋朝皇帝的文化修养真是相当不错,朝政出现纷争常常先克制自己,即便真的发怒也顶多拍案而起,不像其他朝代的很多皇帝,一言不合立刻拉黑,拖出去就斩了,群臣的脑袋犹如球场上的皮球,分分钟面临“搬家”的危险。所以,宋太宗虽然生气,也只是拂袖离开而已。没想到这么点小愿望也不能实现,宋太宗回头一看,寇准居然上前一步拉住了自己的袖子,硬是把太宗拉回到御座上,直到问题最终解决。宋太宗说到底也是个“奇葩”,不但不生气,还在此事过后逢人就夸寇准,“朕得寇准,犹文皇之得魏征也。”自唐之后,“魏征奖”算得上是官方认定的公务员系统内部最高奖了,相当于如今电影界的奥斯卡奖。寇准被太宗这样认定,相当于颁发了“终身成就奖”,外加“特别贡献奖”。某种程度上,寇准可以说是沾了敢于“直言进谏”的荣光。

但寇准这性子用好了是无往不胜的利剑,用不好也有摧折的时候。有一次他跟人发生争吵,当着宋太宗的面就跟其他官员互相揭短,惹得太宗龙颜大怒,把他贬往青州。宋太宗当然不是不爱他,而是爱之深责之切,希望他能在外面吃点苦头收敛下性子,更懂方圆之道。所以一年后,宋太宗完全不顾周围人的挑拨,力排众议,召寇准回京,并擢升为副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