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媛的悲惨生活朱淑真

朱淑真,女,南宋人,具体生卒年不详,闺阁事迹不详,婚后状况不详,死因不详。除了她传世的作品外,朱淑真的简历几乎一片空白。但幸运的是,朱淑真是南宋罕见的才女,她大量的诗词作品中留下了许多当年生活的剪影。后人按图索骥,也能约略探听出她的片段故事……

朱淑真生于南宋初年的官宦世家,自幼聪慧,精通文史,擅长书画,属于才情并茂的官宦小姐。通常这种家境优越的人在青春时期总是飞扬着特别的风采:天真的快乐,任性的自由,和闺阁女子挣不脱甩不掉的春愁。

楼外垂杨千万缕,欲系青春,少住春还去。犹自风前飘柳絮,随春且看归何处。
绿满山川闻杜宇,便做无情,莫也愁人苦。把酒送春春不语,黄昏却下潇潇雨。

《蝶恋花·送春》

对春天的喜爱是人类发自内心的共鸣,因为春天有融融的绿意,有勃勃的生机。化到诗词里,“惜春”便成了一个重要的话题。朱淑真的这首词正是由这种情绪起笔。上片写春天将要离去,楼外垂杨千万缕,缕缕都在挽留春天的脚步,让它慢些离去。又或者任由春天离开,依依垂柳都化成柳絮,随春天飘去。而这柳絮之情,实乃词人之意。词的下片,放眼望去,暮春的山野,花落草长,一片碧绿。杜鹃鸣啼,声声都是愁苦,不忍春天的别离。把酒送春,春天没有回答自己,却在这黄昏里落下潇潇细雨。至于雨声到底是倾诉还是告别,就看每个人不同的体会了。

农历三月底,古人常有“把酒送春”的传统,与春天告别,也与春天定下明年的契约。朱淑真敏锐地抓住了这暮春中的讯息,将其中的缠绵与凄婉生动地表达了出来,既合了这时节的景,也合了自己的心事。少女心,海底针,细腻忧伤,正如连绵春雨,点点滴滴都是含蓄的心语。

古代女子未婚前不得抛头露面,常常被困在闺阁里,“伤春悲秋”是她们诗词中最常见的主题。但由于生活圈子狭小单一,所以能将闺情愁绪写成朱淑真这种水平的并不多。

朱淑真个性直率、热情奔放,跟一般官宦小姐的生活略有不同。她曾写过一首《清平乐·夏日游湖》,描写与恋人约会时的情景,被当时很多道学家斥责为“放荡”,却为后世很多词学家所赞赏。

恼烟撩露,留我须臾住。携手藕花湖上路,一霎黄梅细雨。
娇痴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怀。最是分携时候,归来懒傍妆台。

《清平乐·夏日游湖》

这首词的上片写的是青年男女游湖时遇到下雨,构思的亮点在倒装语序上。正常的语序应该是:两个人携手游湖,藕花正开在湖中,突然一阵黄梅雨,恼人的烟和露,撩拨起年轻人无尽的遐想。这样的天气,总要找个地方避雨,结果幽静的环境更催生了彼此的情丝。

词的下片直接写女子的直率,和衣睡倒在爱人的怀抱,娇痴也不怕他怎样想我,哪怕他对我突然袭来的热情感到惊讶或错愕,一时之间我也顾不得那许多。李煜曾写小周后出来与自己偷会时的狂喜“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逢到这个时候,无论李煜还是朱淑真,无论男女老少,在心灵层面都是相通的。

词的结尾也非常精彩。到了分别的时候,眷恋丛生,二人依依不舍。回到自己的闺房,“懒傍妆台”,那份慵懒、娇羞和神秘,以及初欢后的心荡神迷,都被描画得栩栩如生。后人论词,说李清照的那句“眼波才动被人猜”写得矜持绝妙,而朱淑真这句“娇痴不怕人猜”,坦率可爱,也是放诞到绝妙。但因为写得太过大胆直接,所以朱淑真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南宋伊始,各种清规戒律已经慢慢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风气已远不如北宋时自由。于是,那些所谓的道学家便指责朱淑真“有失妇德”。父母为免亲友口舌,匆匆将其嫁掉。相传,朱淑真的丈夫是一个小官吏,夫妻志趣不合,朱淑真婚后始终郁郁寡欢,很多词里都表达过类似的惆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