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4章 要巧干(第2/3页)

说到这里,他又怪异地笑一声,“二叔入水的时候说了一句,你步子迈得太大,扯到蛋了。”

“什么扯到蛋了,我是在完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好不好?”陈太忠叫了起来。

“反正你这个说法挺有意思的,努力吧,”阴京华压了电话。

严格来说,陈太忠要搞的这个试点,看起来是违背了国家的法律和法规,但是黄汉祥和蒙艺的反应,才是高层处理问题的态度——违背法律无所谓,只要你提前打招呼。

法律法规为什么要有修正?因为是通过实践证明,里面有问题。

左右是个试点,失败了也无所谓,换句话说——既然是试点,就允许犯错误。

当然,最关键的还是:北崇是提前打招呼了,证明那里发生的事情,还在党和国家有效控制之内,要是不打招呼,这就是性质问题了。

这些因果,陈太忠想到了一些,但是没想得很透彻,不过饶是如此,他心里也有两颗定心丸了,于是给廖大宝打个电话,要培训中心食堂准备宴席。

不知不觉间,陈书记的办公重心开始转移,以前他在区政府待的时间占绝对优势,但是现在,两边已经差不多了,很多时候,他都是在区党委招待客人,这里的住宿条件好一点。

只不过,一般情况下,他还是要在政府的小院住宿,他喜欢那里的环境,早饭也从来是北崇宾馆送过来的,他不是拒绝改变,只是单纯地喜欢那里。

但是在体制的序列里,党委终究是比政府重要一点,而他这个一肩挑,早晚是要卸掉的,到时候党委就是他的家了,他要适应。

而且身为党委书记,工作重心一直放在政府,也难免让党委的同志心寒。

所以当天晚上,接风宴就是在培训中心举行的,大家也秉承酒桌上不谈公事的习惯,并不说北崇要做的事情,合适不合适,陈太忠因此松了口气。

其实在座的,都是人精,他们并不认为,陈书记一时半会儿找不到人关说,就是朝里没人——这个事情不算小,就算朝里有人,没找对直接的人,来回的沟通,那也是免不了的。

所以他们不求当下的回复,当干部的要有耐心,尘埃落定之前,不要随意地发作和惹人,否则牛叉可能变成傻叉。

不过陈太忠心有所属,他觉得,我得讨好这个康卓啊,老康眯一眯眼,对我的试点表示容忍,这个事儿就能干得下去。

但是不知道是有意还是巧合,康书记对陈书记的讨好视而不见,说话有板有眼的,没有过分的话,可也不轻易吐口,他大部分的心思,用在了对付娃娃鱼上面。

北崇对娃娃鱼的管理,实在太严了,陈书记自己,一个月也才三条的指标,康书记身为阳州市政法委书记,吃娃娃鱼不算很少,但多是宰杀以后分块的那种,活鱼现杀,这一年他也就吃了三次。

至于汪峰,那就更不要说了,康卓能吃娃娃鱼,那是近水楼台先得月,汪厅长可是连冷冻的娃娃鱼肉块,都没有吃过——这一点都不夸张,娃娃鱼就是这么罕见。

酒足饭饱,就是八点钟了,大家等了一晚上陈太忠出牌,到现在,汪峰终于说一句,“陈书记,区里招待挺丰盛的,但是你们这个人试点……不符合国家政策,咱有一说一,我不是不支持你,没有上级领导指示,说啥也白搭。”

“汪厅长怎么评价我们的出发点呢?”陈太忠笑着发问。

“出发点……肯定是好的,”汪峰一本正经地回答——他要是连出发点都否定,那就是货真价实的傻逼了,是自寻冤家上门,“但是我觉得你们,有点急了。”

这话也没有否认的意思,只是“有点急了”,正经的四平八稳。

“不否认就好,”陈太忠微微一笑,也不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