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1章 利益交换(第2/3页)

“我没有问题了,”陈太忠点点头,一桩纠结已久的事情,终于告一段落了。

这个消息传出,两天之内,地北、海角和利阳的人就蜂拥而至,签订了八十万吨的合同,再加上卖给天南的五十万吨,北崇的存煤瞬间就少了一多半。

就算这样,很多人还是嫌北崇卖的太少,其中利阳要了十五万吨煤,他们其实是想要二十万吨,甚至更多,不过省电业局不干了——你给我差不多点,再买就没补贴了。

一吨煤补贴三十块,十五万吨就是四百五十万出去了,若不是利阳的电全部留在恒北了,电业局也不会下这么大的狠心。

地北和海角也是如此,三家电厂分了六十五万吨,看起来数量不少,分到电厂里,也就是三个月的存煤,所以他们还想多买一点。

过一段时间,电煤的供应可能会好一些,但是到那时候会涨成什么样,那可就难说了……而且因为电煤紧张,导致供电缺口越发地大,他们现在买煤,地方政府或多或少都会有点补贴,这样的便宜,不占白不占。

当然,补贴是多种多样的,比如说海角的补贴,就只有过路费全免,而地北那里,则是除了高速之外的过路费全免,每吨煤还补贴厂里二十块钱——这是鼓励他们到市场上去抢煤。

北崇卖煤,折腾了差不多十来天,大会小会开得不断,到最后一盘算,北崇除了卖出去一百三十万吨动力煤,还卖给松峰二十万吨焦煤,共计一百五十万吨煤,合同虽然没有执行完,但是利润已经出来了,大约是在三亿一千万左右。

北崇现存的煤,就连一百万吨都不到了,其中电力煤和焦煤各半,康晓安看得都有点不安,特意找到陈太忠,“太忠,这个煤……可不能再随便卖了。”

“还有四十来万吨,你怕啥?”陈太忠不以为然地回答,就算二号机也上马,四十来万吨也够北崇用两三百天。

“我的海洲电厂还指望你……这儿有个煤仓呢,”康晓安笑着发话。

“想得真美,”陈太忠哼一声,海洲不出产煤炭,但是周围也有几个煤矿,而且阳州到海洲,比到朝田还远,没道理从北崇找煤,“自己出钱买煤,我可以借给你场地堆放,保管费啥的,你看着给就行了。”

“你这也太小气抠门了,”康总很夸张地叹口气,“这次你北崇赚大发了,我本来还想跟你北崇借钱呢。”

这话真是不假,北崇这一笔买卖,赚得盘满钵满,不光区里赚钱,很多帮忙关说的人,赚钱都不少。

北崇的物流中心,也因此再度火爆——电厂不但自己组织拉煤车,也去物流中心找返程车,能省一点,为什么不省一点?

甚至物流中心有个别大车,都不在中心待着,直接跑到煤场门口趴活儿——交五块钱的停车费而已。

有意思的是,那些电厂的人更认物流中心的配送。不过想一想也是这个道理,一车煤三五十吨的,怎么都上万块钱了,没人跟车的话,野路子就不太保险,别说拉着煤跑了这种大事,就算是把三五吨煤换成矸石,电厂也亏大了。

就在煤炭卖得差不多的时候,王媛媛又找到陈书记,悄悄地汇报,“头儿,海角有两个焦厂,想跟咱买点焦煤。”

“那就卖嘛,”陈太忠最近早就卖得麻木了,而且北崇也消化不了焦煤,“只要价钱合适就行……嗯?海角买咱的焦煤?”

“是啊,”王媛媛苦笑一声,“我都不想谈的,但是他们给的价钱确实不错。”

最近煤炭的销售,是王主任一手经办的,这个压力不是一般的大,首先是金额大,一百多万吨煤,七八个亿……就是一个年轻的小科长做主了。

其次是人情压力大,这也就不用多说了,陈太忠都有点扛不住,何况是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