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9章 乱中有序(第2/3页)

“因为……你们都在等区里第一批娃娃鱼的养殖结果,”陈太忠沉吟一下,缓缓回答,“想报名的,去年大都报了,去年没报今年想报的,不多……人太少就不好搞培训班,这都是区里花钱,我们要考虑人均成本。”

“我没有抱怨的意思,”老汉微微一笑,“就是想问一句,明年有班没有,来的早的,他们学会了,但是我孙子……今年才复员。”

“罗区长,这个情况你要记住了,”陈太忠侧头看一眼罗雅平,“统计一下相关意愿,群众要开讲堂,咱们就给他们开,关键是要有足够的人数,不要流于形式。”

“这个课是一定要开的,”罗雅平从来都是这么有性格,事实上,她在农村工作的时日不短,深知农民的弊病,但同时,也深知农民的淳朴和可怜,“当年没赶上的人,应该有个机会。”

陈太忠淡淡地看她一眼,也懒得计较——你的用心是好的,但是……人数不够的话,你不要指望我支持,为一个人开设讲堂,那叫知音体。

随着时间进入十一月,北崇虽然更加忙乱了,但同时又更有序了,忙乱是因为事多,而有序则是几个新来的副区长,已经较为熟悉自己的工作,能开始上手了。

事实上,在今年北崇的大调整之前,区政府的职能早就理顺了,现在换了领导没换骨干,倒也不怎么碍事——陈太忠对区政府的整合,以及相关行局的职能和定位,已经完成了。

倒是党委的事情,令陈书记有点头疼,好在党委的事情原本不多,除了靳毓宁这个纪检书记是外人,其他都是北崇的旧人。

既然如此,陈太忠索性就果断放权,让徐瑞麟抓党群,也不干预靳毓宁的工作,至于说祁泰山、陈文选之类的,他往下拨钱就行了——让党委也变得生动起来。

就连办公室主任韩世华,年轻的书记也没兴趣动,该干什么就干什么,他初来北崇的时候,连李红星都能忍受那么久,自然是有宰相肚量的。

不过韩主任也不可能在这个位子上久待,陈太忠早晚要把人送走,这不仅仅是常委会一票的问题,党委办主任这种核心位置,历经两任区委书记,时间久了很容易尾大不掉。

当然,若是此人非常识相,他倒也不是一定要将人赶走。

所以,陈太忠对党委的整合,也没花了多长时间,目前还算带沙运行,不过磨合一段之后,解决一些小瑕疵,应该就没什么问题了。

至于说党委对政府的指导职能,有陈书记指导就够了,党委没必要为这点小事分心。

他是这么分派工作的,而党委的人配合得也不错,干部进修班开课的时候,徐书记特意将陈书记请去,给学员们讲话。

真要说起来,当时在场的学员大大小小一堆,比陈书记还年轻的只有一人,但书记讲话的时候,在场的人大气都不敢出——这是绝对的北崇百里侯,名义上是,实质上也是。

看到这一幕,要说大家心里没什么波澜,那肯定是假的,陈书记如此年轻,就到达了他们穷一生精力都未必能到的位置,怎能不让人感慨莫名?

有了这般认识,愿意跟陈书记积极接触的干部,也多了起来,有些人碍于身份太低,就去结识廖大宝、王媛媛和祝杰华——这三人是大家公认的,陈书记最看好的年轻干部。

事实上,有眼色的不止是这些小干部,连朝田下来的靳毓宁,都请陈书记在纪检委讲过话。

他知道陈太忠无意向纪检委伸手,但是靳书记想把纪检监察工作搞好,想要自己说话有力度,想要受人尊重,就必须要争得陈书记的支持——哪怕是表面上的。

否则的话,不用陈太忠表示出敌意来,只要他漠视一下纪检委的存在,靳书记的工作就没法展开,不得不说,北崇党委的老大,实在太强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