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2章 技术指导(第2/3页)

毫无疑问,罗雅平是有能力的,事实上,侯海洋一见面,就叫出了她的名字,还喜眉笑眼地跟她开玩笑——好好的朝田不待,非要到下面来,跟你妈一个脾气。

第三喜,却是商定了一些向省科委申报的项目,陈太忠也没有为难郭主任的意思,他一开始报的项目不大,苎麻和烟叶的选种育种。

北崇现在的苎麻选种,还处于初级阶段,苎麻厂里有片试验园区,就是搞这个的,而烟叶的种子,基本上是没得选择的——北崇也没开发这个,这是烟草专卖局考虑的。

但是省科委愿意支持的话,搞研发……这个可以有。

事实上,这两块都是罗雅平想要的——从实验室走向实用,这是她最愿意做的,前者虽然苎麻厂有预算,可是省里愿意给钱,为什么不要呢?

至于说烟叶,实在不是罗区长所擅长的,就像学历史的治史,也是各有专精,不过她能找到相关的专家,自己搞个管理什么的,还是绰绰有余。

有了这些,北崇的收获就很大了,不过考察团临走的时候,又遇到点事情。

这天下午四点多,大家去严酉生的山核桃加工厂看一看之后回转,这个加工厂在厅级干部的眼里,是很简陋的,但这是北崇最成功的大学生返乡创业的案例,其次才能数得上桑格同学搞的大棚。

必须指出的是,严同学在办这个厂子之前,就考虑到了销路的问题,并且不等不靠,自己积极地去联系了——这种精神,是省农业厅最看重的。

不过感触最深的,还是省科委郭主任,他表示说——其实这种情况,才是我们最该扶持的,有完善的计划,而且不缺执行力,只是缺资金。

大家在北崇的金龙大巴上,边感触边前行,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晚上在北崇吃过饭之后,大家就要坐着金龙大巴回朝田了。

在北崇这几天,侯厅长和郭主任也喜欢上了这辆大巴,他俩来的时候,是带了一辆中巴车的,但是金龙大巴改造得太好了,又宽敞舒适,甚至造了四个隔断供领导们休息。

考虑到朝田就是凌晨两点了,领导们的休息肯定是很重要的,陈太忠又得了若干好处,就说让区里的大巴送你们回去吧。

那俩领导还假巴意思地推辞一下,但是陈书记执意如此,他们也就不坚持了,倒是郭主任说一句,这车改造得挺不错,科委也常下去调研,也得考虑弄一辆。

大巴底盘不低,直接爬小路上了公路,却是要路过小赵乡一段,不成想没开多远,就看到路边有人群攒集,四点多正是热的时候,这么多人在一起,肯定是有情况了。

“停下来,看一看,”侯海洋发话了,周遭全是农田,他身为农业厅常务副,关注一下很正常,尤其是这两天的经历告诉他,陈太忠管理下的北崇,秩序井然,既然不可能有不可控的麻烦,他也不怕停车过问一下。

路边的小树比较稀疏,晒得人头晕眼花,不过再往前走一走,水池边就有大树了,而人群就聚集在水池边。

陈太忠才走过去,就猛地发现了几个他不待见的人,于是眉头一皱,毫不客气地发话,“你们三轮的人,跑小赵来干什么?”

“陈书记,我们只是路过,”张兴旺笑着回答,“看到争水起纠纷,就下来看一看……原来您也路过?”

“嗯,”陈太忠哼一声,也懒得再理他,然后又揪住一个人问,“怎么回事?”

“水水水,水泵常,常没电,”合着这位是个结巴,“这这,这就泵泵泵,泵不了多……少水,这这鱼塘的……主主主人,就不不不,不在乎。”

原来是天旱无雨,地里庄稼缺水,村民们就从鱼塘里抽水灌溉,而这个鱼塘的水,除了雨水之外,还有来自于机井的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