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1章 风雨前行(第2/3页)

所以她只是电话告诉陈太忠,有这么一回事,然后就没有更多了。

但是这足以证明,这个大学生能给北崇带来多少压力——当然,这跟北崇警方的办事方式不无关系。

不过陈太忠并不在意这些,事实上,高强那边带来的压力更大一些,他真的想不到,会有这么多的人,为这个变态说情。

但是再多的说情,也是扯淡,陈区长就一句话,“不服气的人,来北崇跟我说。”

什么叫主政一方?这就叫主政一方,县区虽然小,但是在这一小片地里,陈某人就是说一不二,别说你秦阳市委来了,乌法省委来了,我不认也就不认了。

至于说北崇的老大按理说应该是戚志闻——大家还是忘了这个人吧。

第二天的时候,两家红外测温仪厂家运来了最后一批货,正式跟北崇协商中止合约的问题,前文说了,供货商也不傻,很多采购合同签的是大合同,但是供销是按批次的——若有大的变动,大家友好协商,协商不果,就可以终止合同。

现在供货商要提价了,一提就是涨价百分之百,最少也百分之五十——口罩这种易耗品,都涨了百分之一千多了,测温仪涨百分之五十,不是天经地义的吗?

涨价就不买了,结束合同吧,陈太忠也没想到,扫货会这么快地中止,不过这世界上没有谁是傻瓜,看到非典的爆发一天天地逼近,厂家惜售和捂货,那也是必然了。

其实哥们儿这里的长约执行下去,是你们赚大钱的最后机会了,陈区长甚至都懒得理他们,你还能挣多久的钱?再过两个月,价廉物美的红外测温仪就上市了。

前文已经强调过了,这个红外测温仪的技术,并不是很难的,只不过应用范围很窄,没人去琢磨批量开发——真要大批量生产的话,降下来价钱不是问题。

许纯良那里,现在就有了消息,应用范围从零度到一百度的测温仪,误差不超过零点一度,月生产量能达到五千台的话,成本可以控制在一千元左右,若是对精度放松点要求,成本甚至可以控制在七百元左右。

若是量再大一点,成本还能降。

近期,凤凰科委也感受到了非典来势汹汹,大家在加紧研发的同时,也在拼命地考虑降成本的问题,只要成本能降下来,一来可以赚得更多,二来可以抢市场。

而且前不久,那帕里又介绍了一个松峰大学的教授过去。

那个教授原本还想着,把自己的技术打包卖出去,不成想凤凰科委也不是吃素的,他的图纸往外一拿,当场就有不止一个人指出了工作原理和各种流程,同时就指出了图纸中在元器件配置方面的各种不合理——这些不合理导致了生产成本的大幅上扬。

行家一伸手,就知道有没有,教授一听,人家说的倍儿清楚,就讪笑着表示,我本来就是强于研发,对生产不是很在行——不过这个加密部分,是我有一个很好的法子在里面,目前正申请专利,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兴趣购买。

后来,凤凰科委花二十万购买了使用权,至于生产出的产品,就不用额外付费了——这个教授的专利目前还没有批下来,而凤凰科委真想破译的话,直接买一台他以前卖出去的测温仪就行。

再加上非典临近,科委也没时间等,就用这么个价钱买下了使用权,那个教授虽说有点遗憾,但时间真的不等人——科委不去搞逆向工程,而是花了二十万出来,诚意也算不错了,虽然这很可能是看在那帕里的面子上。

不管怎么说,凤凰科委已经找到了红外测温仪大幅降低成本的办法,不过非常遗憾的是,虽然科委近期明显地加快了研发速度,可是想固定型号,大批量生产,怎么也还得一个月。

正是因为有凤凰科委撑腰,陈区长对于那些尝试使用友好协商方式解约的厂家,也没有过分刁难,解约就解约好了,他是不可能提高采购价的——开什么玩笑,再有一个月,许纯良的便宜测温仪就可以生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