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7章 横空出世(第2/3页)

“别是还没得手吧?”邵国立这张嘴,还真是阴损,“你要真是肾亏,就让一让嘛——成,就这么着了,你给我讲细节,我就给你讲科委的细节,说定了啊……”

细节吗?陈太忠挂了电话之后,禁不住手指又活动两下,侧眼看一看伊丽莎白,却发现女保镖依旧眼望窗外,耳际的红晕却是有些淡了,心里一时有点为难——细节决定成败啊,编出来的,总是有点不像吧?

不过,不管怎么说,还是正事要紧,陈太忠也听出来了,邵国立对科技部这一摊,怕是没有什么底气,那么,他还得问问祖宝玉或者说黄汉祥,看看科技部的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

他自觉跟祖宝玉关系更近一点,而且这点事麻烦黄汉祥似乎也是有点小题大做,当然,最关键的是,刚才祖市长说了,科委有事的话他帮得上忙。

果不其然,他一个电话打过去,没到十分钟,祖市长就将电话回了过来——他已经把内幕消息弄到手了。

科技部最近确实在搞大动作,总的来说就是提升科技部职能,更好地体现出“科教兴国”的作用来,而且大致方案已经得到了中央的认可。

好死不死的是,科技部要搞的方案,同陈太忠在凤凰科委搞的,极其的相似,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加大在高新技术产业的话语权,引导权和支持权。

话语权就是我说话算话,“说话算话”这四个字体现在执行方面,那就是可以进行行政干预和财政支持。

引导权那就是将重点扶持项目列出来,以前科委就有这职权,但是以前他们行政干预和财政支持的能力相当有限,倒是各个省市的开发区更能自行做主——所以这引导权也基本上就是限于技术层面,人家愿意不愿意听就是另一回事了。

支持权,那更是赤裸裸了,说穿了就是俩字儿:要钱!有钱才能支持产业开发和升级,有钱才能增加话语权和引导权不是?

所以现在科技部(原国家科委,后改名为科技部)要做的,就是要政策要钱,而眼下中央已经决定,对科技部采取一些倾斜性的财政支持。

可是要钱也是个技术活不是?理由越充分,就能要得越多,而且这大动作不是说只着眼于眼前,而是彻底改变科技部的现状,并且维持下去。

好死不死的是,凤凰科委走在科技部的前面了,尤其是梁志刚主管的火炬计划资金这一块,正是科技部的终极目标——对合适的项目,我们要有拨款的权力。

是的,单纯地拨款,不求回报的这种,求回报的话,那不是给科技工作者增加心理压力吗?科学是允许失败的,关键得是该项目值得投入,应该投入,这就足够了。

这么一来,科技部及其下属的省市科委,权力增大得不止一点点,简直就是从孤儿到宠儿的一般的飞跃,可想而知,这个方案要是真的推动起来,会遭遇到多么大的阻力。

所以凤凰科委的横空出世,给亟待具体案例的科技部提供了一个非常翔实的支持,是的,凤凰人走在了前面,对科技部而言,它的存在,毫不逊色于“小岗村”那十八个手印对于改革开放的意义。

也正是因为如此,科技部破例点名,要去凤凰科委考察,弄到第一手的书面资料,以及其他的音像资料之后,这个典型是非竖不可的——至于凤凰科委可能跟天南省科委不合拍,天南省科委算什么东西?

可是,既然有了这么个典型,科技部也不可能光琢磨梁志刚手里那点,少不得就要分析一下“走在前面”的凤凰科委的其他措施。

装修检测——这也是个项目,不过这么小的项目,入不了科技部的法眼,还要跟建委和环保局甚至质量监督局打交道,嗯,算是鸡肋吧。

倒是这个创新基金的运作,科技部也是相当地感兴趣,凤凰科委中影响力最大的就是这个创新基金了,谁会忽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