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妙计夺江西(第2/3页)

王悦见老父亲愁苦的样子,心下不忍,只得想法子为父亲解忧,他看着大晋的舆图,突然灵机一动,问父亲:“庾亮从江西去江州接手了陶侃的军队,那么现在江西的军队群龙无首了?”

王导点点头,“一口气吞下陶侃的军队,可没那么容易,陶侃剩下的十六个儿子都不服气。庾亮暂时回不到江西去。”

王悦脑子转的飞快,心生一计,说道:“我有个办法可以从庾亮手里把江西夺到手,只要江西都督是我们王家人的人,等于切断了江州到建康的水路。”

江西在江州和建康的中间,长江在江西段拐弯,是咽喉地带,只要守住江西,庾亮纵使想弄死王导,也鞭长莫及。

王导忙问:“什么法子?”

王悦说道:“这需要父亲的幕僚谢尚帮忙。”

谢尚和宋袆琴瑟相合,两人潜心研究音乐和舞蹈,就住在王家对面,谢尚来了,“丞相有何吩咐?”

王悦问道:“你最近和你的大舅子袁耽关系如何?”

袁耽以前曾经叹息说若再有个妹妹,也嫁给谢尚,如今谢尚得了号称克夫灾星的宋袆,不晓得袁耽对谢尚的态度有无转变。

谢尚说道:“宋袆的年龄和我岳母差不多大,她到了谢家之后,我的夫人并不嫉妒,还喜欢宋袆的音乐,拜她为师,学习吹笛,如今已有小成了。袁耽偶尔来我家,我弹琵琶,夫人弹箜篌,宋袆吹笛,三人合奏,袁耽拍手叫绝,并没有嫌弃宋袆,我和大舅子关系依然如故。”

这是什么神奇的家庭!

王悦说道:“既然如此,就需要你的大舅子袁耽鼎力相助了,事成之后,我父亲会重新扶他起来。”

王悦把计划和谢尚说了,谢尚立刻给大舅子去信。

袁耽是历阳太守,和后赵接壤,属于军事重镇。这一日,袁耽写了一封奏疏,昼夜不舍,派人送到建康城。

边关告急,小皇帝连忙紧急召见朝臣,说道:“历阳太守袁耽紧急来报,后赵大军进犯历阳,要朝廷立刻派兵支援。”

朝臣哗然,王导说道:“边关告急,不可拖延,必须马上出兵历阳,老臣自荐,愿意立下军令状,率领军队去历阳救援。请皇上紧急将郗鉴召回京城,坐镇建康。”

军情紧急,不得拖延,群臣没有人反对。

小皇帝遂拜了王导为大司马,都督中外诸军事,假黄钺(金斧头的意思,只有天子才有的礼器,可以杀所有不服从命令的官员,代表天子,类似后来的尚方宝剑)。

郗鉴从京口赶到建康城,王导正带着琅琊王氏善战的青年一辈,以及军队前往历阳。

郗鉴和王导密谈,说道:“说吧,这是什么鬼主意,如果要支援历阳,派我直接去不就成了?非得劳烦丞相这个文臣,反而让我坐镇建康?”

因郗璿嫁给王羲之,两人是亲家了,可以直言。

王导把王悦的计谋说了,郗鉴闻言一怔,叹道:“高僧竺法深(琅琊王氏一个出家的族人,东晋名僧)曾经评价庾亮,说他的心眼多,心里恐怕有三斤柴棘。我看王悦心里起码有三十斤柴棘。”

王导颇为自豪,“我养的儿子,自然比庾亮厉害。”

王导有大司马的官职,还假黄钺,一路上所有官员的调遣都必须听他指挥,途径江西的时候,王导把手下亲信路永匡术(就是从苏峻那里策反的两个大将)取代了原先庾亮的手下大将,掌控兵权,并且以整理大后方为理由,把侄儿王允之推出去当了江西都督——等于直接把江西从庾亮手里抢过来了。

庾亮此时远在江州,消化陶侃的军队,听说自己的老巢被王导给夺了,他恨不得立刻起兵去攻打王导,把江西夺回来!

但是,王导此时是大司马,都督中外诸军事还假黄钺,代表天子出征,如果庾亮打王导,就是谋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