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第2/3页)

原来王悦在桃叶渡茶馆堵太子的时候,还派出心腹进宫把二皇子司马裒请到这里来,一家人齐齐整整的“团圆”。

王悦是王导的嫡长子,太兴帝不可能在王悦面前杀了自己两个亲儿子。

太兴帝看到王悦,深深明白啥叫龙生龙,凤生凤,王导的儿子心眼比蜂窝还多。

太子看到王悦,深深体会到了什么叫做偷鸡不成蚀把米。

这下王悦看到皇室互相伤害、最不堪、最狗血的一幕,皇家三父子从此在王悦面前啥尊严都没有了。

王悦或成最大赢家。而太子从最开始野心勃勃的下棋者,变成王悦手中的棋子。

太子心里是服气的:谁叫王悦救了他亲娘呢!

有王悦这个帝国重量级人物在场,太兴帝只得弃剑,扶起跪地的二儿子,牵着长子,“你们两个都是好孩子,朕刚才只是试探你们对生母的孝心,不会真的动手。”

太兴帝亡羊补牢,太子也不是蠢人,配合父亲扮演父慈子孝,“儿臣知道父皇肯定不会动手,所以儿臣站在这里,一动不动,父皇怎么可能伤害儿臣呢。”

“真的?”二皇子破涕为笑,一手牵着长兄,一手握着父亲的龙爪,“我刚才快吓死了。”

太子看着还蒙在鼓里的傻弟弟,心中一叹,把弟弟推到荀氏面前,“还不快拜见母亲。”

二皇子司马裒十八岁了,当然也记得母亲相貌,只是刚进屋的时候,注意力全在父亲剑指长兄那一幕,没有留意角落里大气不敢出的女人。

现在太子亲自指引,二皇子也是一副百日见鬼的样子,当即跪地,“母亲!”

看到你们一家“团圆”,我就“放心”了。

王悦悄然退去。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此时外面夕阳西下,彩霞漫天,王悦心情大好,从桃叶渡登船,回娄湖别院。

与此同时,二弟王恬来到了娄湖别院找结巴堂弟王羲之。

一个宫婢引着王恬来到湖畔竹桥旁边,就不准他再走了,“小郎正在和公主在湖心竹亭用晚膳,二郎稍等片刻,我这就去传话。”

娄湖清幽,凉风习习,一副与世隔绝的仙境模样,桃叶渡的喧嚣、王家的丑闻,三个私生子弟弟等等红尘俗世都和这里不相干。

王恬心情大好,说道:“就不打扰小孩子吃饭了,不要叫他,反正我也没什么正事。”

王恬指着岸边的凉亭,“传一桌酒食,就放在那里,我饿了。”

娄湖别院本就是王家的产业,只要王恬不打扰公主清净就行。

婢女在凉亭点燃驱蚊的香薰,把衣襟扯开,把脖子间的衣领一直扯成了深V,V字部分开到了肚脐眼上方。

为什么不露出肚脐眼?因为王恬觉得肚脐眼太丑,需要遮住……

他头发已经干了,但是懒得簪发,就这么披头撒发敞着怀,连布袜都脱了,提着一壶酒,自斟自饮,很是畅快。

自从今天狂怼父亲,放飞自我之后,王恬突然觉得人生除了循规蹈矩,沿着父辈走过路的步步前行,期望能够成为和父亲一样优秀的男人,其实还可以有另外的方式,父亲的形象在他心中崩塌之后,王恬失去了目标。

得到父亲的认可、成为父亲已经不是他的目标了。

我是谁?我要做什么?我将来能成为谁?王恬对着一池湖水陷入深思。

蓦地,平静的湖水出现一丝丝涟漪,王恬放目远眺,看见远处湖心竹亭有人从亭子二楼桅杆往湖里跳水!

扑通!

红色的人影一头扎入湖中,连个浪花都没有。

这是那个婢女想不开跳湖自尽?

王恬连忙扔了酒壶,光着脚推开湖边的一个采莲船,划着船去救人。

王恬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刚开始采莲船在水中打圈,不停掌控,好在王恬聪明,渐渐掌握技巧,往湖心划去,希望跳水的姑娘还能抢救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