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问琴(第2/3页)

神仙要她说出你的故事,清河能够拒绝吗?

不能。

无论以前的清河还是现在的清河,她都无法拒绝王悦。

清河说道:“我好像看到世子在葬礼上弹阮。”

王悦一点都不生气,反而很高兴,“公主记起来了,竹林七贤、我家邻居王戎去世时,我是送葬的挽郎,还在他的葬礼上弹阮。”

居然是真的。清河问:“为什么?葬礼不都是哀伤的吗?”

这又说来话长了,王悦想了想措辞:“王戎活到了七十三岁,八王之乱的最后,挟持公主父亲的成都王败了,王戎把惠帝从长安护送到洛阳,在郊外的时候,王戎实在撑不下去了,刚好我去迎接惠帝,王戎带我去竹林的酒肆喝酒,那是他年轻时和六位好友喝酒清谈的地方,也是他人生最好的时光,他最后在那里含笑去世,这辈子不枉此生,还死得其所,这世上有几人能够这样幸运的死去呢?别人以哭声送王戎,我以乐声送王戎,殊途同归。”

清河听了,怔了很久,“王戎?好熟悉的名字。”

王悦说道:“人还不错,就是抠门了些,他家种得好梨,公主去我家的时候,经常去隔壁偷他家的梨。”

清河难以置信,我不是公主吗?为什么要偷臣子家的梨?

王悦说道:“公主动口,我动手,都是我翻墙去偷。后来公主和荀灌认识了,灌娘偷的更多。”

“荀灌。”清河眼睛一亮,“就是孤身突破重围搬救兵救宛城的那个女英雄吗?”

荀灌独闯敌阵出城求援之事已经传遍江南了。

当然,除了荀灌的武功和勇气的确令人惊艳之外,也有江南盟主这边刻意宣传的缘故。

王悦等美男子出街巡游,雅集清谈,也都谈论荀灌的英雄事迹,协助江南小朝廷完成政治宣传任务。从上而下,从下而上,荀灌成为无人不知的女英雄。

大晋亡国,洛阳城破,百万中原南渡江南,士气低落,百姓思乡,在这个时候,荀灌的无意振奋人心,让背井离乡的中原人有了他日收复中原,重归故里的盼头。

荀灌代表的不仅仅是女儿救城、救父亲、救族人这么简单,她代表着希望和未来。

人们对这个只有十五岁的少女顶领膜拜,传为佳话,清河亦心向往之。

王悦笑着点头,“灌娘是公主的好朋友,她一直挂念公主,等公主到了建业城,她一定站在码头上迎接公主归来。”

王悦偷过,荀灌也偷过,这么厉害的人都偷过王戎家的梨,就不算是偷了——清河瞬间为偷窃找到了绝好的理由。

王悦把阮递给清河,“我方才弹奏的是《风入松》,公主试一试?”

清河慌忙摆手,“我不会。”

“你会。”王悦说道:“公主会古琴、阮、箜篌,会击磬,乐器本就是一通百通,公主试一试。”

清河跽坐,笨拙的抱着阮,无所适从,赶鸭子上架似的随手一拨,蹦的一声,连弹棉花都比这个悦耳动听。

清河红了脸,觉得亵渎了王悦的阮,慌忙要放下。

王悦坐在清河身侧,一把捏住她的手,右手按住琴颈,左手搁在圆滚滚琴肚子的弦上,居然手把手教她指法。

清河脑子里轰的一声,犹如野蜂飞舞,神魂颠倒,两人距离如此之近,王悦几乎贴着她的背脊。

她甚至能够感受到王悦在耳畔的呼吸声,一阵阵轻轻的撩拨着她的耳垂,麻酥酥的,她很想伸手挠

一挠,可是她两只手都被王悦捉在手心里教习弹阮,就像傀儡似的拨动琴弦,根本动不了。

清河如坐针毡,如芒刺背,却兴奋的很,难受又舒爽,希望这一刻能够久一些,更久一些。

“……公主会了吗?”王悦放手,不再搂着清河,如清风明月般端坐一旁,双目清亮纯洁,好像刚才的握手贴身撩拨只是清河的幻想,他只是为了方便教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