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故人重逢(第2/3页)

王悦开在各地的胡饼铺子和私人粮仓都是从父亲这里借的本钱,他也存心帮助父亲的小朝廷度过财政危机,乐意配合,刚好吴兴郡的胡饼铺子开张了,他从建业来到这里巡视一番,穿着粗布单衣在花车里“□□”,将粗布价格推波助澜,风靡江南。

有心种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王悦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他苦寻一年不得的清河却因他为了帮助父亲“带货”,高调招摇过市主动追来给他投花。

王悦拾级而上,到了沧浪阁,他走的很慢,任凭身后的女郎们如何尖叫,他都没有回头。

并非是为了刻意保持矜持高冷的形象,王悦的性格一贯如此,他不喜欢喧闹嘈杂——除非是和清河在一起。

洛阳城的王记胡饼店,他从来不会像清河那样挤进去抢购,宁可花钱请路人代购。

阿萍以近乎贪婪的表情看着梦中人的背影一点点消失在台阶的尽头,这才恋恋不舍离开。

天色不早了,阿萍要赶在城门关闭之前回家,沧浪阁的士族弟子们要看海上明月共潮生的夜景。

阿萍回到城里,赶在打烊之前去买粗布,问了好几家店都售罄了,好容易在洛阳里买了几个尺头,回到家里,交给家里的丫鬟,要她裁剪缝制,然后去给母亲问安。

出乎意外,父亲居然也在,不是说好今天请钱二公子在城里喝酒吗?

阿萍心下纳闷,不过当着母亲的面,她不好说出今天被钱二公子轻薄之事,故作无事,像往常那样给父母行了礼。

今天不知怎么了,母亲始终低着头,好像有什么心事;父亲轻咳一声,说道:“你去换一身好衣服,去年过年刚打的首饰也插戴起来,我们……去走亲戚,不要穿的太寒碜了。”

“亲戚?”阿萍问道:“我们家在吴兴郡还有亲戚?怎么没听爹娘说起过?不说说亲朋好友在逃难途中走散了么?”

母亲的头更低了。

陈父说道:“今日在街头遇见了,是你大舅,他们一家辗转逃到了吴兴郡,住在北城,邀请我们全家去吃晚饭。”

“哦。”既然是走亲戚,自然要穿的好一点,阿萍告退,见母亲还是低头不语,便走去问候,“母亲今日身体不适吗?”

陈母慌忙用帕子擦泪,“不是,我好的很,这不遇到你大舅了嘛,我们姐弟一年多不见了,音讯全无,如今即将重逢,很是激动。”

阿萍回房换衣梳妆打扮。

陈父陈母松了口气,目光相碰,做贼心虚似的很快挪开。

陈母落泪,陈父安慰陈母,“本就是在路上捡的,她刚好失忆,我们将错就错,把她当做亲女儿养了一年,就当……是她偿还了我们的养恩。怪就怪她生的太好,被钱二公子盯上了,我们若不放人,陈家的瓦当作坊、老陈家好几年的心血就完了。”

陈母哭道:“这孩子心性高,岂会委身于人,当个没名没分的外室?你这是哄她去死啊!”

陈父有些愧疚,不过很快说服了自己的良心,“兵荒马乱的,她这样的漂亮女孩子落在谁手里都是这个结局,甚至更惨。多少官宦人家的女孩子和家人走散,被卖身为奴为婢,被欺凌至死。我们养了她一年,请医问药,还有丫鬟伺候着,已经对得起她了。”

陈母擦泪,“可是她刻的那些人面瓦当也为我们赚了不少钱,她又不是靠我们养着。”

陈父恼羞成怒,“别说了!你生养的一双儿女若还活着,我们何必费心费力去哄骗一个失忆的姑娘?老陈家的香火和手艺不能断,你我死后如何面对陈家的祖宗。”

陈母哭道:“是你这个当爹没有保护好儿女,怎么怪到我头上了!多好的一个姑娘,你把她卖身为奴,你就不怕遭报应吗?你就是贪财好色!想要钱家的那块好地,想要纳美妾生儿子——呜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