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穷追不舍(第2/3页)

王敦觉得王悦计划周到,说道:“就按照你的计划行事。”

荀灌举手,“我跟王悦一起骑马追击——我晕船。”

于是,王敦坐船,王悦荀灌骑马,水陆两地救清河。

且说清河被掳到船上,本来就伤了脑子,头疼,到了船上,滚滚长江东逝水,偌大的战船上,她还是能够感觉到轻微的颠簸,这颠簸和马车的颠簸还不一样,马车的颠她从小就适应了,就是身体抖动,但是船上颠簸就像有人抱着她的脑子摇晃,上船不久就晕船,把药都吐出来了。

清河也晕船。

船的另一头,死里逃生的王澄还是谋划接下来的路,大意失荆州,建立荆州行台的梦想破灭了,下一步该怎么办?

王澄打开地图,看着荆州下游的城池,是湘州和江州(今湖南和江西以及扬州西部一带)。

如今湘州到处都是巴蜀流民和当地土匪,乱成一锅粥,再往下游就是江州了,而江州是江南盟主司马睿的地盘。

王澄喃喃道:“湘州太乱了,巴蜀流民不会放过我,这里不能待,唯一的去处,就是到江州,投奔江南盟主。在盟主的庇护下,才不会被巴蜀流民骚扰。”

王澄的长子王詹说道:“父亲,我们留守荆州,谁都不靠,不依附任何一股势力,就是不想仰人鼻息,屈居人下。如今江南盟主身边第一谋士乃是纪丘子王导,因我们软禁王导的妻子和嫡长子,已是结了仇,等我们投靠江南盟主,王导这个老狐狸向来最宠王悦,王悦在我们受了些委屈,必定会怂恿王导找我们的麻烦。”

王导宠长子,毫无原则的满足王悦所有的要求,在永康里是出了名的“慈父”。

王澄板着脸,“我又没苛待王悦,每天好吃好喝的供着,还带着他们游山玩水,他们还恩将仇报不成。况且,那些低贱的巴蜀流民根本分不清我们琅琊王氏谁是谁,只晓得我们都姓王,现在荆州城破,我把他们都扔在羊祜山,他们此时恐怕已经被愤怒的巴蜀流民千刀万剐了,王悦都死了,谁去向王导告状?”

王詹一听,觉得父亲分析的有道理,“我们就跟王导说王悦他们被巴蜀流民杀了,我们侥幸逃脱,让巴蜀流民替我们顶罪。”

“孺子可教也。”王澄很是欣慰,“如今到了这个地步,除了投靠江南盟主,我们也没有其他路子可走。何况我们又不是空着手去的落魄之人——”

王澄指着船舱后部,“我们将清河公主这份大礼献给江南盟主,盟主必定会给父子封官,将来我们父子联手,说不定可以和王导分庭抗议,和他争一争。”

王詹有些怀疑,“王导四年前就辅助江南盟主了,衣冠南渡的官员都投奔王导,由王导安排官职,王导的势力巩固,我们如何能挖的动王导在江南的地位?”

王澄一笑,“你还年轻,不懂制衡之术。王导辅佐江南盟主,掌握大权。江南盟主需要利用王导来笼络南渡的士族们,以扩张势力,建立威信。但是以后呢?王导这种权臣,八成是第二个曹操、第二个司马懿,你觉得江南盟主会放心?到时候就要利用我们来制衡王导了。”

王詹叹服,“父亲算无遗策,儿子受教了。”

王澄失去荆州,却从儿子这里找回了信心,谁说乱世不好?若不恰逢乱世,我也没有机会成名。

荆州过去就是湘州,湘州更乱,是一片无主之地。

大船行至此地,就有水匪打劫,王澄仗着江面辽阔,风大水急,战船坚固,根本不屑理会这些乌合之众,命令战船直接撞过去,把对方拦截的船只撞翻了。

王澄顺利通过此处,后面巴蜀流民追赶的船只就没有那么好运气了,湘州水匪才不管你们是不是何方来的人,一视同仁,刚刚被王澄撞翻船只的火气统统发泄到追兵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