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一立(第2/3页)

灌娘没得办法,和清河告别,还指天发誓,“我会一直关注洛阳城,我发誓,只要你有危险,我会第一时间回来救你出去。”

嵇侍中也要家人去了江南建业,他独自一人留在洛阳,陪着白痴皇帝。

很多年后,在历史书上,史官们把这个大晋精英阶层人口“孔雀东南飞”的现象统统称为“衣冠南渡”。

洛阳城每天都在“失血”,这些士族带走的不仅仅是人才,还有财富,就连城中最繁华的铜骆街都有了衰败萧条之相。

粮食价格已经回落,甚至比以前还要低了,粮食商铺的生意依然清淡。

士族迁徙,他们的奴仆,私兵部曲也随之离开洛阳城,洛阳人口急剧减少,加上夏粮已经开始收割,价格一直不看好。

王戎乘机大量收购粮食储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他老了,精力不济,把这些操作都交给了王悦去做,王悦在四处奔走收购粮食,一身冷白皮都晒黑了。

帝国的都城,就像皇帝一样,一天天的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急剧虚弱、衰老。

皇帝每天都问嵇侍中,“皇后人呢?”

嵇侍中每次都是“过几天”,皇帝的记忆每天都清零,然后再问一遍。

当这个夏天结束时,皇帝不问了。

他似乎忘记了自己还有羊献容这个皇后。

他的智力继续倒退,现在他只有五岁孩童的智力,以及一百岁老人的忘性。

嵇侍中将此事告诉了清河。

清河刚刚送走荀灌一家人,很是落寞,叹道:“父亲是幸运的,忘记了也好,忘记母亲,他就不会痛苦。”

清河舍不得灌娘,她唯一的女性朋友、危难与共的知己好友,灌娘让她看到女孩子不用总是躲在男人身后,等待男人保护自己。女人也可以拿起武器,保护自己,甚至建功立业。

但是清河知道,离开洛阳,无论对个人还是大家族,都是明智之举。荀灌也有家人,她不能抛开家里人,只为了自己这个小公主,她有自己的一番天地。

灌娘一走,像是把清河的心割了一块,一起带走了。

清河心中空空,王悦在外头收粮食连夜赶回洛阳城,但还是错过了送别荀灌。

清河看着明显黑瘦了的王悦,再也撑不去了,簌簌落泪,“我要是从来没有认识过灌娘就好了;我要是像父皇那样,记忆衰退,连最亲的人都在脑子里抹掉就好了,这样就不会那么痛。”

王悦坐在她身边,把肩膀伸过去,给她靠一靠,“你要连我也一起忘记吗?”

清河尖瘦的下巴垫在他的肩膀上,眼泪也顺着脸颊浸透他的肩膀,她哽咽不语。

还是舍不得王悦。

宁可痛苦要不要忘记她的檀郎。

王悦道:“你且再忍耐几日,很快就熬过去了。”

清河就像被雷劈了似的,立刻从王悦肩头弹坐起来,“什么意思?皇太弟要下台了?是那个藩王想取而代之?”

王悦道:“现在情况有了变化,皇太弟在洛阳三个多月了,他的藩地邺城有人起事,邺城是他的根基,我猜他要回邺城平乱。”

清河心有灵犀,“是你的人?”

王悦笑道:“我年纪还小,琅琊王氏的私兵又不听我的,指挥不动,我那里有什么人呢?我只是给了邺城那些人粮食、兵器、还有几百万钱,有了这些,他们还怕找不到人入伙?火已经被我点燃了,等烧起来的时候,皇太弟在洛阳城根本坐不住的。”

清河又燃起来希望,问,“王戎知道你去外头做这些事情吗?”就连清河都以为王悦是去收粮食的。

王悦说道:“王戎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我估计他装作不知道,他没有派人阻止我,应该是默认了。”

清河说道:“等皇太弟被调虎离山,带着军队回邺城平乱,京城防守空虚,我们就把父皇和母后救出来,再带上河东公主他们,离开洛阳城,我们一家人隐姓埋名,不姓司马氏了,找个山林隐居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