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算账(第2/4页)

最近听说齐王司马冏膨胀了,扩建大司马府,将整个里坊全部强行拆迁,修得比皇宫还大,还打破了皇宫西苑围墙,把皇宫当成自家后花园等等劣迹。

成都王觉得时机已到,于是和几个藩王商议,以“清君侧,诛齐王”的名号起兵勤王,等到开春天气暖和,路好走了就去攻打洛阳城。

成都王和齐王都犯了同样的错误——人要过年,但机会这个东西,是从来不会过年的,所以,机会稍纵即逝,一旦错过,就很难弥补了。

成都王和藩王们通了气,洛阳城那边却传来最新的消息,说长沙王司马乂带着一百多个人去宫里把白痴皇帝抢走,策反了中领军,和隔壁司马冏在皇宫西苑处开战,凭借白痴皇帝这个活招牌,司马乂士气大增,以少胜多获胜,司马冏被杀,暴尸三日才收葬。

成都王顿时傻眼了:连囧贼都死了,师出无名,他还怎么勤王?

司马乂太奸了!

当初他猛拍司马冏的马屁,原来是为了得到司马冏的信任,还主动把七万军队交给司马冏,也是为了留在京城,近水楼台先得月,乘着司马冏久居权臣之位,开始飘了,砸了皇宫城墙,就立刻以藐视君王为借口起兵勤王,杀了司马冏,取而代之。

据说,长沙王司马乂这次勤王得了皇室乃至士族的支持,琅琊王氏和颍川荀氏都派了部曲私兵去支援长沙王。

长沙王勤王成功之后,皇帝封了他为大司马、加九锡、假黄钺等等和以前齐王一模一样的奖赏,长沙王成为新的摄政王。

据传,长沙王恭敬皇室,礼遇士族,人称贤王。

长沙王掌握权力后第一件事,就是修补皇宫西苑围墙,维护皇室的尊严,并将之前被明升暗降闻鸡起舞的刘琨请回来,要刘琨重新执掌皇宫内的中领军,保护皇室安全。

第二件事,就是把司马冏违规扩建的地段还给了被强行拆迁的洛阳百姓,整个里坊重新搬回来了。

第三件事,长沙王找到了当年被先皇后贾南风称为假圣旨的真圣旨,上面写着要楚王司马玮诛杀反贼司马亮和卫瓘。

铁证如山,大朝会上,长沙王拿着旧圣旨痛哭流涕,请求皇帝为兄长司马玮平反昭雪。

白痴皇帝在嵇侍中的示意下,说道:“五弟司马玮是冤枉的,追封五弟为骠骑将军,封其子司马范为襄阳王。”

楚王司马玮终于洗脱了谋逆的罪名,只是他的生命永远定格在风华正茂的二十一岁。

就这样,长沙王司马乂新官上任三把火,每一把火都是为了别人,一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表现,这让原先对他心存质疑的朝臣也不得不服气。

长沙王靠着真诚务实坐稳了大司马的位置,无缝衔接齐王司马冏。

司马冏死了,长沙王位置坐稳了,成都王司马颖勤王的计划自然胎死腹中。

生不逢时,时不待我。

两次勤王,第一次被齐王司马冏半路得到勤王诏书摘了桃;第二次被长沙王司马冏抢先一步,夺了

大司马之位。

成都王那个郁闷啊,连年都没过好,整日郁郁寡欢(兰舟画外音:谁叫你啥事都要拖到过年,拖延癌晚期,被人抢占了先机,活该。)

幕僚们劝他:“王爷莫要泄气,长沙王刚刚上台,为了服众,矫揉造作,装出贤王的样子,等时间一长,就露出破绽了,能够装一时,不能装一世啊,齐王刚上台的也是如此,人人都赞,得士族支持,结果呢,一年多就下台了,王爷要沉住气,等待掌握长沙王的把柄,我们师出有名了,就再次起兵勤王。“

成都王一想,的确是这么回事,有句俗话,叫做新挖的茅坑还有三天香呢,何况是大司马呢?

等新鲜劲一过,长沙王开始膨胀了,必然会犯和齐王一样的错误,到时候我就再次号召勤王,诛杀逆贼长沙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