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隔壁小王(第2/3页)

隔壁老王抠门戎目光如炬,早就看穿了邻居曹夫人的打算——王悦从小是按照驸马的标准调/教的,长得又好看,将来肯定要当清河公主的驸马。

古往今来,从来没有一个驸马能当宰相。

王悦说道:“我的理想就是当宰相,‘天下有道则现,无道则隐’,我就是要建立一个有道的邦国,让那些隐居名士都从山林里钻出来出仕做官。”

王戎啧啧两声,“你年纪小,野心挺大。”

王悦说道:“甘罗十二岁就被秦始皇拜为宰相。卑职不才,十二岁还只是一个尚书令僚属,卑职希望有生之年实现理想。”

王戎哈哈大笑,他拿出一串钥匙,打开柜子,拿出一个狭长的匣子,又打开匣子上的锁,里面是一把刀。

这是一把刀朴实无华,安安静静的躺在刀鞘里,但是王悦一见此刀,立刻垂眸敛手,弯腰一拜,行大礼。

因为这把刀是琅琊王氏族长的象征。

最初是曹魏大将吕虔珍藏的宝刀,后来吕虔将此刀赠给琅琊王氏上一辈最出色的人物——王祥。说此刀乃稀世珍品,需要将来位列三公之人才配得上它,此刀非你莫属。

王祥,琅琊王氏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年幼失母,继母朱氏对他百般虐待,但是他始终对继母孝顺,还爱惜继母生的儿子王览。

最最夸张的一件事,据说朱氏大冬天的要他去钓鲤鱼,王祥脱了衣服,卧在冰面上,鲤鱼感动他的孝心,主动跳出来,这就是卧冰求鲤的典故了。

朱氏用鸩酒要毒死王祥,岂料亲儿子王览知晓后,抢过大哥的酒杯就喝,朱氏怕亲儿子被毒死,只好打翻酒杯作罢,此后无论王祥吃什么,王览都要提前吃一口,以免大哥被害死,这便是王览争鸩的典故了。

王祥后来果然位列三公,无论汉朝,曹魏,还是大晋三朝,王祥都是举足轻重的大臣,可以剑履上朝(就是能够带着武器,穿着鞋子上朝,一般大臣都要脱鞋),王祥每次上朝,都佩戴吕虔赠送这把刀。

王祥死后,将此刀传给同父异母的弟弟王览,这把刀就成为琅琊王氏族长的信物,象征家族传承,佩此刀者,就是这个古老显赫家族的领袖。

琅琊王氏的族长并非血缘传承,而是靠官位和才学,地位最高的族人才能继承这把刀,成为家族族长,王戎作为竹林七贤之一,这一代的族长就是他。

不仅琅琊王氏如此,其他拥有几百年传承的世家大族皆是如此,资源永远都属于最强者,而非血缘。凡事都以家族整体利益、而非本宗利益最大,以保证家族在任何朝代都站在权力的顶端。

王戎双手捧出此刀,“你跟着刘琨习武,耍一趟刀法给我瞧瞧。”

纵使琅琊王氏的麒麟子,也避免不了被迫在亲戚长辈面前表演才艺的下场。

何况王戎是长辈、是族长、还是顶头上司,王悦不能拒绝,洗了手,用手巾擦干,半跪接刀,在值房挥刀。

隔壁小王是个宝藏男孩,越挖越有趣,隔壁老王看着刀光剑影中的王悦,面露欣喜之色,琅琊王氏后继有人,宰相这个理想实现的可能性还挺大的。

王悦收刀,双手奉还。

王戎先没有接,说道:“你好好感受一下这把刀,今天下衙之前还我就行。将来你实现理想,这把刀就归你了,也算是完璧归王吧。这本就属于你们这一支。”

王悦是上一任族长王览的嫡长子王载的嫡长孙,王览是王悦的曾祖父。卧冰求鲤的王祥是王悦的伯曾祖父。

所以王悦的血统纯正尊贵,是琅琊王氏独一无二的人物。

王悦不要,“佩此刀者,非琅琊王氏族长不可,我还不够格。”

老王玩味的打量小王,“怎么?不敢?”

王悦说道:“不是不敢,是时机未到。借您吉言,将来我有的是机会佩此刀,何必急于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