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代县长震怒传蓟原 煤矿惊现无名尸体(第4/16页)

郝国光说:“是有些年头了,十年有了吧。”

李明桥说:“之前呢,还当过副局长?”

郝国光在煤炭工业管理局工作的年限算起来很长了,当局长之前还当过煤炭局的安监科科长、副局长等职务。

郝国光说:“是,当过几年副局长。”

李明桥问:“没想过换个单位干干?”

李明桥看到郝国光明显地愣了愣,不待郝国光回答,就又说:“一个单位待久了会腻味的。”

郝国光这次很直接地回答说:“李县长真会开玩笑, 我怎么会腻味呢?不腻味,一点也不腻味,我熟悉煤炭行业,我对这个行业有感情。”

李明桥心说,你当然熟悉煤炭行业了,你当然有感情了,不熟悉、没有感情才是怪事呢。有人揣测,这个郝国光至少在三家煤炭企业里面拥有股份,当然,只是揣测而已,并没有切实的证据。但这个茬,李明桥暂时还不能提,蓟原县是煤炭大县,在煤炭企业里面,明里暗里有股份的干部多了去了,这里面不排除一些县处级领导——这是一根导火索,后面连着的是一颗又一颗手雷,李明桥暂时还不想碰它。

李明桥说:“那说说吧,说说详细情况。”

实际上,对蓟原县煤炭产业的具体情况李明桥已经有了个初步的了解。他刚一上任,就让政府办主任卫振华整理了一份足够详细的材料,材料里面对蓟原整个县域内的人口、资源、产业布局、城市规划等等,都做了详细的描述。其中最重要的一块,就是煤炭产业,县域内所有煤炭企业每年的产值是多少,对财税的贡献有多大,对全市、全省GDP的贡献度能达到多少,都一一罗列了较为详备的数据。

郝国光的口头汇报足足花了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但所汇报的内容不出卫振华的材料所述。唯一不同的是,卫振华的材料侧重客观数据;郝国光的汇报则着重强调他在煤炭工业管理局局长任上的成绩和贡献。

李明桥心里清楚,自己手底下的这个局长已经在向他示威了,别看他表面上恭敬有加,假的。但你再有贡献,再有成绩,也不能老霸着局长的位子不让啊,哪有十几年老在一个局当局长不挪窝的,又不是封建社会里的皇帝,把皇位一直坐到老坐到死?

郝国光汇报完毕,李明桥没有明确表态,既不说好,也不说不好,只是让他回去准备准备,过段时间要召开一次经济工作会议,让他在会上做一个详尽的报告。

郝国光说:“李县长来我们蓟原当父母官,我们煤炭局还没来得及给李县长接风呢,这样吧,晚上把杜书记约出来,一块坐坐,吃吃饭、喝喝酒、唱唱歌,放松放松。”

李明桥摆摆手,说:“别,我来蓟原一个月零十天,除了必要的接待任务,每顿饭都下食堂——我来蓟原,是干工作,不是吃饭喝酒唱歌来的,再者说了,我五音不全,也不会唱歌。”

李明桥的这番话让郝国光挺尴尬,他没想到李明桥会这么直接,更没想到,他这个历来在县上领导眼中分量挺重的煤炭局长,在李明桥眼中却没有丝毫分量。

一抹怒色倏地从郝国光的眼中掠过,李明桥看到了,却装作没看见。他就是想杀杀政府部门的吃喝风——矿区老板多,大小官员有钱的多,吃喝玩好讲排场,一顿饭动辄几千块上万块,却没有哪个官员是掏自己腰包的。老百姓怎么说的:“科级干部,一年吃掉一头牛;处级干部,一年吃掉一栋楼。”在蓟原,像郝国光这样科级局长,一年吃掉一头牛的还算是节俭型干部。说得好听点,是为他这个新来的县长接风洗尘;说得难听点,无非是拿着公家的钱款肆意挥霍而已。听说有的局长连找小姐打炮的钱都让公家报销。李明桥自打来蓟原的第一天起,任谁要请他吃饭一概拒绝,包括县委书记杜万清要安排几桌饭,把县上四大家领导聚齐给他接接风,他都回绝了。他给万清同志的也是那句话:他来蓟原不是为了吃饭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