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药方(第2/3页)

魏先生那处,只要顾皎不阻碍报仇,便无碍,可暂且达成一致。

真正麻烦的,却是顾皎本人。

李恒磨了许久,墨汁逐渐浓稠。

顾皎看起来娇娇的,软和,又爱撒娇,其实主意正得很。不知她来此处为何?若是将天外天的事掀开,她翻脸走人怎么办?若是不掀开,那便对她那些事都当看不见?或者她主动问起娘亲来,他再说?

左右衡量,拿不定主意,只因承担不起失去她的万分之一几率。

李恒从未打过如此没胜算的仗,一时间没了好办法。

墨水已经稠得磨不动了,他丢开墨,又滴了些水珠去稀释。

反反复复,墨汁已经汪了一大片,却一字未写一笔未画。他盯着液面上一点点的光影,突然敲敲了自己的脑袋。

李恒啊李恒,你怎地如此笨了?皎皎如此担惊受怕,无非因自己不够强罢了。

娘死的时候,他还小,甚也不能做。可现在他大了,已能自己做主,再束手束脚,便不成样子。若能君临九州?当若何?若天下他一人说了算,皎皎从何处来,要作甚,又有何要紧?

那些鬼魅的,龌蹉的,算计的,还敢来触碰她一分?

她要甚,他全掌在手中,换她终生不离不弃,有何不可?

李恒找着治自己的药方,给心穿上了铠甲,长叹一口气,提笔画下顾皎相的第一笔。

顾皎得了李恒的允许出门,当真是第一次。

她知李恒心里有点毛病,李恒知她知他心里有毛病;一个尽量不提,引导他回归正常;一个尽量表现正常,不令人担心。

然问题在,就无法忽视。

顾皎不认为这是突然得来的毛病,否则他身边那几个副将不可能如此熟练地处理。想来想去,还是只有问崔妈妈。

妈妈被安置在后院的正房,箱笼都已送房中去了,她正在收拾一些衣裳。

顾皎没带丫头,自去敲的门。崔妈妈见她只一个人来,也是心知肚明了。

“将军又犯病了,是不是?”她问。

顾皎点头,“我不知是甚病,只他这些日子都不肯见人。”

崔妈妈叹口气,说了一声造孽。

前朝败的时候,有遗下一个三岁的小王子李智。本朝开国皇帝乃前朝重臣,为显自己仁慈,便将这小王子封了个闲爵,交由万州王教养。万州王捧着这烫手山芋,不知是该教养成良材还是磋磨死,便直接放着不管了。幸李家有几个忠仆,将李智拉扯大,虽无美名,但也没什么大的劣性。大了后,面临成婚,十足万难。身份低的不好配,身份高的不愿配,万州王不知出于何种心思,居然买了个胡女送他。

那胡女,便是李恒的娘。

李智对万州王服服帖帖,不敢不受,便幸了一次。一次成孕,孕后胡女性情大变,也学会了当地的话,她称呼自己阮之。

顾皎暗暗记在心上,有颇多推断,却不方便即刻下。

李智和阮之能沟通后,感情一度和谐。然越到后面,两人越发不同起来。李智虽温柔和顺,但过于懦弱内向,只爱在府中看书作画;阮之活泼外向,日日饱食无事,便要捣鼓各种奇怪的玩意。刚开始李智颇支持阮之玩耍,给她银钱和工匠,还找了先生教写字和做文章。然谁也没料到,阮之只是玩玩而已,居然玩出了蒸馏酒和能自己发光的东西。她不甘心自己玩,在州府中开店做生意,和当地的商户抢店面,到处招掌柜和管事,又要做女学。

万州王几次召李智去,要他严加管束。李智是说是家中人胡闹,当不得真。

可酒的生意几乎垄断州府后,居然抢了万州王的生意。

又因几桩人命官司,阮之出钱帮着打官司,要去告万州王的一门亲戚。

再加上那发光的叫甚电灯的东西,万州王便上书,直言李智家养了妖孽,要祸害国之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