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107(第2/3页)

“老张,你这样可就生分了,家里有房间有床,三餐还有人做饭,怎么也比招待所舒服。”邵鸿远拍拍他肩膀,盛情邀请。

张染摆摆手,“真不打扰了,说实话,我这么着急过来是想挤出时间说说话,明天早上八点钟我就坐火车去北京了。”

祁香贝和邵鸿远面面相觑,这停留的时间也太短了。

张染闷头吃饭,他也有自己的难处,单位给他的拜访名单里,其实根本就没有祁香贝,虽然她因为总理关注“慈母之光”有了一定的名气,作品集出版销量可见增加,但跟那些位名作家相比,就是小巫见大巫,而且她的名声不说跟空中楼阁般虚幻,地位也是相当不稳固的。

可祁香贝之于张染又有不同,那时候他手里没那么多重要作家,刚收到她的投稿以为是男同志,写得不错,有种挖到宝要好好发展培养的想法,后来知道是女同志,已经运作起来不好再停,干脆将错就错接着往外推举,好在祁香贝文章一直在线,从来没掉过链子,也算稳扎稳打有了一定的读者基础,加上这次名气加成,怎么也是不错的潜力股,还是随着他一起成长起来的。

所以,他各种算计路线和时间,才空出来两天,抛去路程,能接触的时间还是少得可怜。

“那更应该住家里,明天吃顿早饭我送你去火车站。”邵鸿远直接给安排好了。

张染坚持不接受,“别劝了,招待所我更自在些。”

这话一出,两口子不说话了,总不能勉强人家留下来不自在吧,赶紧岔开话题说了些长春的风貌人情,也算宾主尽欢。

饭后,姚常玉领着团团去卧室玩,邵鸿远和祁香贝在厅里拆读者来信。

张染介绍,“这些都是近期收到的来信,大部分是对作品集的意见或建议,很中肯,我觉得你应该看看,多斟酌。”

祁香贝一封封看,确实如张染所说,提出很多切中要害的建议和意见,有些甚至戳得你心肝肺疼,你还得忍着。

“还有不少我没带来,等回去我可以寄给你,很多读者感受,你的写作水平确实在逐渐提高,可有些体裁确实不算出彩,虽然‘慈母之光’出了名,可偶然性太强,短篇深度有欠缺,总体评价,中篇小说你拿捏得比较精到。”

“我的意见,以后可以主攻中篇,其他心血来潮涉猎一些就行,这样有助于你在某个点上有所成就,有大成就。”

毕竟不是谁都有机会成为样样精通的名作家,而且与其样样一般,不如一样封顶。

祁香贝听这话陷入深思,说句心里话,她喜欢写作,之前写得很随性,想到哪里写到哪里,并没有把自己限定在一个框框里面。

可真要说到写作带来的荣誉,她也是渴求的,或者内心里在汲汲追求着,既然这方面擅长,何不让它更突出。

“老张,我接受你的建议,说来说去我也是俗人,也有渴望。”

“这是人之常情,只要正当,不怕有追求,没有追求才是可悲的,”张染慷慨陈词,“不过,作为你的编辑,我也有个小小建议,有时间多去外面走走,增加阅历,对写作很有帮助,你的小说着力点微弱,概括面也不够宽广,现在出的少,不太明显,要是总在小格局里打转,读者慢慢就不买账了。”

祁香贝自然知道,自古有言,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可现实,“再过几年吧,团团还小,等他再大点,可以带他一起去。”

她还有那些君子兰需要照顾,等过几年腾出手来,就自由了,当然,这个她不能说。

“我知道,你是女同志,单身去陌生的地方不安全,要老邵陪着把一老一小留在家里更不合适,你的想法是对的,”张染感慨道。

“谢谢你的理解。”祁香贝笑着说。

张染摇摇头,“我也是这两年才有点感悟的,尤其是孩子的成长过程不能重来,有遗憾是不能弥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