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0章 大人物出现(第3/6页)

冯医师对李书记说:“李书记,还是请陈医师给把一把脉象吧。”

大家本都是同行,他们也算是名医了,他们没有治好,李书记听了李文昕的话,说圣玛丽医院有一位医术精湛的中医,李书记担心父亲,也就管不了那么多了。

而冯、黄二人虽然到了这个年纪了,还有什么没有见过的,他们不算是卑鄙之人,但是也是有些争胜之心的,要看看对方是不是真的有能耐。此时不提给他看李老爷子的病历,而直接上陈医师诊脉,就要看看他的水平。

陈医师当然也明白,自己不拿出点真本事,是要在行业内闹笑话的,他虽然不像赵清漪这个名义上的徒弟这么深不可测,但了是有极高水平的。不然圣玛丽医院筹建时就不会去江州请他来坐镇了。

当然陈医师也考虑到了自己儿子在深市工作才举家过来,他的妻子原来是护士,却是暂时协助儿媳带孩子。

为了方便,李老爷子住在别墅一楼的大套间,虽然病着,但房间收拾得很干净。

在外间时,赵清漪就听到李老爷子呕吐的声音,那时李文昕就进去看老父亲了。

进门时果又见李文昕着拿止呕药给他吃了两粒,这时好在没有把止呕药吐出来。

李老爷已经九十岁了,是当年跟着主席工作的人,这样的资历摆在这里,李家当然不一般了。

李老爷子的床可以折叠,就像医院里那种床,主要是为了调整让他舒服的角度。

陈医师到了要老爷子床边坐下,赵清漪跟在其后面,看到李老爷子头发斑白,人虽醒着。

赵清漪看他额上有一块疤,还有旁边的床上还放着一个枕头,不禁有几分猜测。

李老爷子说:“劳烦大夫走一趟了。”

李老爷子虽然病着,意识却还清醒,人处在这个年纪地位,却很有礼貌风度了。

陈医师道:“请老爷子伸手。”

李老爷子将手放在床旁边的桌上,上面有铺着桌床和垫手腕的小枕,陈医师就搭上了李老爷子的脉。

陈医师三指扣上脉门,过了足有两分钟才收了手,面色平和地看向冯医师,说:“我观李老爷子的脉像是胃气虚弱之极,这也是李老爷子年纪大了,体质才衰弱下去,脏腑各器官都老化,运转不良。”

冯医师道:“我也是这么想的。《黄帝内经》云:‘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胃气正,则其它脏腑随之运转活了,病气自然就驱逐体外。我也据此开了方,煎了药,但是老爷子此时吃什么药都吐。”

赵清漪心想:这胃气几无,哪里会想吃药?

黄医师说:“其实老爷子九月底入秋时去京城探友,不慎得了严重的流禽,此后流感的发烧、咽痛等症状拖了一个月才稍好,之后却是食欲不振、长时间便秘,加上失眠焦躁,人也越来越虚弱下去。这是第八天没有通便了。”

李书记说:“父亲还是吃不下饭,更喝不了药汤,喝多少吐多少。”

赵清漪心想:胃气本来就几近于无,本来就难受时,难吃的东西当然不想吃。

赵清漪想着经理人本尊时,在心性上她算得是铁娘子,但是也有些娇气的小毛病的,其中一个毛病就是讨厌喝药。她得感冒喉咙痛的之类的重流感,医生就给她开双黄莲口服液,只喝小半瓶,她能把自己之前吃的饭都吐出来。反正那些药都用不了。

陈医师本来心中拟了个方子了,但是听说老爷子已经吃不下药汤,也不禁一头黑线汗。

陈医师说:“冯医师,你给老爷子施过针吗?”

其实冯医师施过针,但是对着一个九十岁的病重老人,其儿子是省级高官,他哪里敢扎深的穴位?

而且老爷子这个状况,他就算扎深的穴位,他也没有把握。

于是冯医师说起前天就施过针,但是昨天也没有见什么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