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学生交流(第2/3页)

当然,她对陌生的议题还是赞美为多。

因为在场的参与的学生们是知道她事先并不知道展示环节的内意,她能现场这样说,说明她听得认真,记忆力好,思维敏捷。

……

赵景的英文不算好,所以在看直播时,因为没有字幕,很可怜,并没有听得太明白,而自己的老婆却看得津津有味。

人家是大学教授,英文水平不过关,当初怎么可能考得上博士呢?

这时候,他感受到了老婆的两米八的高大,想想老婆这么牛逼,她不是标准温柔妻子的现实还是可以接受的。

冯媛看得有趣,但是赵景听懂一半,他到后来有些昏昏欲睡。

冯媛也很犀利地看出来:“这些学生,可真是了不得呢。国外各行各业都有比较完善的行业协会或者赞助机制,这也造成了国内学生思维重点和国外学生思维点有区别。我觉得有一些是可以借鉴,但是他们的程序复杂费时,如果在我国执行起来就效率肯定太低了。你觉得呢?”

赵景:“呵呵,您说的是。”

等所有的议题小组呈现完毕,本次学生的交流环节完毕,在散会时,各家电视台对双方的学生进行采访。

一位受访的美国学生说:“非常荣幸有这个机会来种花,感谢青花大学,还有非常赵和李,感谢种花对我们的招待。”

还有学生说:“我是第一次来种花,青花大学的朋友们很棒,赵非常出色!我也认识到了东方的做事方式和不同的国情,对我很有启发。”

“接下来,我要看看种花文化方面的行程。相信赵会给我惊喜吧!”

“对种花的印象。人很热情友好。”

“我喜欢种花功夫,我很想见见。”

“我是赵的体育迷,她的体操表演真的很惊艳!还有她的英语太出色了!当然,她应该会是我的校友。”

“美种友谊万岁。”

“希望世界和平。”

……

赵清漪作为东道主和主要组织者当然不能先行离开现场,而青花学生会的一些成员则带着美方访问团去一家中式饭店享用学校交流结束的晚宴了。

最后,多家媒体还是围着赵清漪和李安思采访。

记者问道:“你们怎么会想到组织一个这样的交流会?”

赵清漪看看李安思,李安思对着别人却绝对是优秀的强者,不会有求女王大人临幸似的一面。

李安思说:“我一直希望东西方在思维上碰撞,可以互相启发。我其实本科已经毕业了,但我仍然希望在两国青年交流上能做一点点事。”

记者问道:“你为什么会选择赵清漪作为你的拍档。”

李安思笑道:“内地她熟呀,她有名,能力强,我和她熟,我当然找她。”

一个八卦一些的媒体问:“你们很熟吗?”

赵清漪怕他在媒体面前乱说,接口说:“是奥运会后认识的,当时我随团访问港岛,在招待酒宴上认识他。因为他也参加过奥数比赛,所以更聊得来。”

李安思笑着说:“是,当时我只是她的粉丝,现在……”

“现在我们是好朋友。”

记者又问:“接下来,你们有没有想过两国学生进行频繁常规的访问交流呢?”

赵清漪说:“我当然希望促进这样的交流,但是这一次其实范围还是比较小,时间比较紧。我希望就像乒乓球外交一样,这是两国大学生进行一次访问交流团的尝试,之后会有发展。希望不仅仅是哈佛大学学生访问青花大学,同样种花家的大学访问交流团可以访问美国的大学。”

记者又问:“你已经接到美国五所藤校的Offer,你去美国读书后,会为这件事努力吗?”

这几天,她所申请的大学陆续公布录取结果。国际学生申请美国大学也没有什么第一志愿优先的原则。

赵清漪笑道:“如果需要我,我会尽力而为。我个人的力量还是很有限的,需要大家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