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第4/10页)

嬉媚道:“王子,小妖虽曾食血食,但人间屠狐杀鸡乃是寻常,为何我们反其道吃了几个人便不行了?”

敖墨也不禁被这个问题问住了,沉默一下,说:“天意如此。”

人族大兴乃是天意,人族天生道体,寿命虽短,难有修成正果者,但其智慧却不下于仙,且易于繁衍传承,韧性极强。人族自出世以来就得到天道的护佑,助人为善,害人为恶,修士因果多在于此。

嬉媚眼中充满绝望,忽道:“小妹乃玉石琵琶精,从未曾食过血食。王子明鉴,请放过妹妹一命吧!”

如果说妲己还攀上一门贵亲,她和琵琶精就真是草根修士了。因为妲己是绝对的权力中心,自然会有距离感,所以嬉媚和琵琶关系更亲密一些。

“何必再多言!”敖墨执起炼妖壶,将妲己、嬉媚收入壶中,再将胆子被吓破的琵琶精化作原型拿到手中把玩。之后,妲妃、嬉媚被斩首,入了轮回投生为虫,而琵琶精得一线生机在敖墨手底下修炼。

敖墨赶回牧野战场,紫璇神女已经将大荒山一脉妖族先收入“山河社稷图”的天地中,另有凶性更大的邪修妖魔不服,离烈、敖雪正在战场厮杀。

此时武王伐纣殷商一脉的杀劫只能应在这些妖兵的身上,冥冥之中,他们竟然成了阐、截二教的替死鬼。

直至妖兵尽除,姜子牙才令人族大军与殷商人族大军厮杀,但是殷商人族大军见那些妖军尽数被灭后,纷纷投降,西歧大军攻向朝歌,势如破竹。

帝辛清醒过来时大势已去,在摘星楼自焚,可叹: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想当初登上王位之时,也有贤臣良将辅佐,八百诸侯尽臣服,如大梦一场,千万种方法可让他失天下。

西歧大军是在龙凤两族襄助下得了天下,他们崇敬两族的神力,是以周朝信仰龙凤,历经夏、商之争,龙凤在周朝达到势力平衡。

没有封神榜,姜子牙也就没有了封神任务。

清漪现在也并不在天庭,而在金鳌岛,紫璇神女等四人便去金鳌岛复命。

清漪已经算到了重启武王伐纣的杀劫都应在了那些凡妖身上,他们是有错处,但是更像是天道和他们开的一个权力的玩笑。

四人复命后有感有所悟,告辞回山修炼,清漪也没有阻止。

……

清漪信步金鳌岛的仙草园,此时灵气馥郁,清漪也想缓一缓沉重的心情。

《封神》中截教成了炮灰与现在的凡妖成了炮灰有何区别?

都说众生平等,可是“人”生来就是分为三六九等的。

在这凡尘中想要诉苦天道不公,但如此天道便会转而给苦命“人”好命吗?

——不会。

苍生如蝼蚁,没有了指望,积压在心中的怨气如何化解?

截教说众生平等,但上清派所修的也并非四大皆空之道,也无法解决天道之下众生的心灵之苦。她节取后世佛经,修改偏著成《大荒心经》,可到底有断章取义之处,局限于“技”,而不是博大佛法。

清漪不禁想:苍生皆苦,天道不公,这是西方教大兴的真正原因吗?众生的不平等,天道运行之下,其实这就成了天道的大bug,用别的“道”难以修补,以至于怨气和困苦充满三界。

西方教二圣虽然有卑鄙讨厌之处,但是他们所创佛门,讲究四大皆空,引导向善,讲究修来世,岂不正补了天道bug?

都说身在局外才看得清楚,但是此时她身在局中反而看得更加清楚,因为她有切实的感受。

这就是“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规律吗?

肯定:最初的赵清漪对《封神》时阐、截两教正邪的认识。

否定:坚信截教无辜成了炮灰,觉得西方教两位圣人太过卑鄙。因此一心算计救玄门,维持玄门的大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