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我的名字叫黑(第3/4页)

我听到了一阵优美的笛声,不知道是因为我想去追随它,还是因为我再也无法忍受这个口出秽言的酱菜小贩,而模糊的记忆与欲望又使我觉得这是个逃脱的借口。然而,我确实知道一点:当你热爱一座城市并且时常漫步探索其间时,不仅你的灵魂,就连你的身体,也会对这些街道极为熟悉,以至于多年之后,在一股或许因为忧伤飘落的轻雪所引起的哀愁情绪中,你的腿会自动带着你来到最喜爱的一个山丘。

我就是如此离开了蹄铁市场,来到苏莱曼清真寺旁的一个地方,望着雪片飘落金角湾。清真寺面北的屋顶,以及圆顶上迎着东北风的几个部分,已经开始积雪。一艘逐渐驶近的船只,降下了向我致意而啪啪响的船帆。船帆和金角湾的水面都笼罩在这铅灰色的雾气当中。眼前的柏树和梧桐树、屋顶、凄凉的黄昏、下方住宅区传来的声响、小贩的叫卖、清真寺庭院里孩童的玩耍叫喊,这一切糅入我的脑海,决绝地使我感到,从今往后,除了这里,我将无法在其他城市生活。我莫名地感觉到,那遗忘了多年的恋人的脸孔,很可能会蓦然出现在我眼前。

我开始走下山丘,融入人群。晚祷过后,我在一间肝杂小店里填饱了肚子。坐在空无一人的店铺里,我仔细聆听了老板的谈话,他慈爱地望着我一口一口进食,好像在喂猫一样。天黑之后,根据他提供的线索,我依照他指示的方向,拐进了奴隶市场后面的一条小巷子,找到了一家咖啡馆。

咖啡馆内拥挤而温暖。一个说书人,如同我在大不里士和波斯城市看到的“表演明星”,坐在火炉旁的高台上。他挂起了一幅图画,粗糙的纸上有一条狗,尽管线条潦草,却颇具架势。说书人扮演狗的角色说起了故事,不时地伸手指向图画。

[1]帕夏:旧时奥斯曼帝国、波斯、埃及等地区对高级军官的称谓,本是一种军衔,但因这些高级军官往往也是一方之总督,因此帕夏往往也指地方总督。

[2]萨法维王朝(1502—1735):统治波斯和中亚地区的强大王朝,与西邻奥斯曼帝国之间战事频仍。在本小说故事发生的时期,奥斯帝国苏丹穆拉德三世(1574—1595年在位)闻悉萨法维王朝因君主更迭,政权动荡,于1578年派兵进犯伊朗西北部地区。刚刚登基的萨法维王朝君主穆罕默德、胡大班德(1577—1587年在位)派长子哈姆泽、米尔扎率军迎敌,击溃了奥斯曼帝国的军队,收复了失地。小说这里大概是指这场战事。

[3]大不里士:位于伊朗西北部,今伊朗东阿塞拜疆省省会。大不里士是伊朗萨法维王朝最初的都城,其第二任君主塔赫玛斯普一世(1524—1576年在位)是细密画艺术的狂热追逐者,网罗了大批细密画大师在自己的宫廷画坊中,形成著名的“大不里士画派”,该画派在色彩运用上以鲜艳亮丽炫目迷人为特征。该画派留下了许多传世经典名作,收藏在世界各地的重要图书馆和博物馆中。其中最伟大的作品就是由著名细密画大师苏尔坦·穆罕默德为塔赫玛斯普一世主持绘制的菲尔多西的《列王记》。

[4]加兹温:伊朗城市名,位于大不里士与德里兰之间,靠近德里兰。伊朗萨法维王朝君主塔赫玛斯普一世晚年因虔信苏非神秘主义,不再热衷绘画,而热衷于幽居修行,把自己宫廷中的细密画家全赶走了。细密画家们转投加兹温总督易卜拉欣·米尔扎(塔赫玛斯普一世的孙子)。易卜拉欣·米尔扎是细密画的狂热追逐者,为此在加兹温修建了一个庞大的图书馆,他下令绘制了菲尔多西的《列王记》和贾米的《七宝座》等细密画的经典之作。在易卜拉欣·米尔扎主持下的画坊形成“加兹温画派”。该画派在色彩运用上综合了赫拉特画派(见19页注释[1])和大不里士画派的特点,既注重用金色突出画面的富丽堂皇,也注重颜色的鲜艳亮丽眩目。在对人物的描绘上开始注重脸部细节和人物的身条、衣褶等细节,是后来的“伊斯法罕画派”的滥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