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密行程里的绿荫(第2/2页)

故事结束的时候,难题德里虽然不再无理和疯狂,可是也没有成为富兰克林·奥哈拉的诗里的那最后的“中心”,已经可以让我们当成诗篇来抒情地朗诵。德里的路途还有些模糊地向着远处伸去,可是波迪的智慧和教养让我们看见了她栽种的绿荫,一条小路弯弯曲曲,绿荫已经在它的上方!小路只要哪一天抬头看见绿荫,小路就总会想起把绿荫栽下的人。

波迪也讲故事。最普通的伊索寓言,最迷离的那个踩着露珠去学校的很老的老师……那个男孩,那一只鸟,那个苹果,那个女孩。所有的故事都让那些学生们跟拥了进去,所有的故事也都是波迪在重新告诉我们一次“意味深长”这个词的意思;“理解”这个词的意思;“阅读”这个词的意思;“启发”这个词的意思;“讲台”这个词的意思;“老师”这个词的意思;“无穷无尽”这个词的意思。

还有别的很多意思。

当我们听到那个很老的老师后来消失了,那只小鸟飞来了,那个男孩给它吃苹果;那匹马也来吃了苹果;那个小女孩把苹果给了已经长大成人的小男孩吃……我们已经清楚,这个写老师的故事、表示着渴望的童话,是个不用丈量,就可以分明看得出有多少高度的文学!

有一个书评里这样写道:“这本书写的不是什么奇人奇事,但是它本身却很神奇。”这是很准确的赞赏。

很多年前,我写下了那个老师的故事,就再没有离开这温柔和美妙的儿童文学,直到今天渐渐地就著名了起来。可是每当我阅读完一本这样的杰作,仰起头看它的高度,我就很愉快地又知道了自己的写作还是在怎样的一个低处!知道自己不在一个高处,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呢!

我们的很多写这一类故事的版本也远不是在这样的高度!

还有我们的许多许多的当着老师的人们!

所以,我想说,这一个美国的故事,这一本书,是推荐给中国的孩子们的,希望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人,都不要在童年的时候因为任何的原因而“躲在草场的角落”,大声地喊:“我是个孤儿!”可是我接着就迫不及待地想说,它也是推荐给中国的儿童文学作家,中国的小学和中学老师们的!

我们都愉快地读一读。

我们就都愉快地看见了高处,我们可以往那儿走去!

往高处走去多好。

书页上的最后一句话是:于是,这成了“额外的奖赏”。

于是,这也就成了我们阅读的“额外的奖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