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巡·一(第2/5页)

小宦官上前施礼问好,他只用眼角瞟来。

小宦官说:“请教博士一个诀窍。”

“讲来。”

小宦官就问了:“始皇帝为什么一夜一夜不睡呢?难道是那些丹丸的作用吗?”

淳于越捋着稀疏的胡须:“万物都有气数,一切皆由天定。丹丸也无济于事,一个人气数尽时,则如灯将熄。”

小宦官的脸色黄了,嘴里连连说:“明白了,明白了。”

实际上他什么也不明白。他刚刚识了二百个字,而且这二百个字中有的是燕体,有的是齐国传来的,有的是秦国的文字。这在统一文字后的这些年里也就算个麻烦。淳于越曾亲手教他写过那个“马”字,可他怎么也学不会。淳于越骂他“朽木不可雕也”。

2

始皇醒来的时间越来越晚了,小宦官就一直守在门口。他不允许任何人打扰。约莫半上午左右,里面传来了阵阵咳声。他赶紧提提裤子跑到外间,轻轻叫一声“陛下”;再一声咳嗽传出,他才敢走进寝室。一片脂粉的香味呛得他几次掩鼻。他爬上寝床,想把始皇搀起来。始皇自己坐了。

小宦官两只胖手在他后背上一搭,每个手指都落在一个穴眼上。始皇坐在那儿,眼睛却一刻也没有离开板壁上的一张军事图表。那上面画了高山峻岭、河流、城廓,分别写了燕、赵、魏、楚、韩、齐。如今的六国山头已被秦旗如数覆盖了。

他看着那张图,忽然发出一声长吟,低沉而悠远。

小宦官两手一抖,同时知道这场按摩也该结束了。

始皇抖抖身子,穿上衮袍,戴上皇冠。他足蹬一双奇特的高底木靴,这立刻显得高大了许多。皇冠紧扣前额,他轻轻往后一扶,使头皮抻紧,两只眼睛于是向上方吊起来,像一双鹰眼。他走出宫来,跨出二门,两旁是几个等待晋见的文武官员,他们跪在那儿呼唤陛下。

他神色依旧,如入无人之境,只继续往前。几个武官立刻在几百步远的地方布下岗哨。

他一直走出宫墙。前面是一片辽阔的大水。这片大水是五年前从渭河中引入的,号称“东海”,水中分别建了三个岛屿,取名“蓬莱”、“瀛洲”、“方丈”,即传说中的三仙山。大水在深秋里仿佛冒着热气,那是一片缭绕的雾气。为建这处“东海”,当年从六国征调了二十万民工,历时三年方才告竣。它最初是一个齐国方士的设想,那个人尽情描绘了东海神仙境界,说上面居住了仙人,他们藏有长生不死的仙药。“如何采得仙药?”始皇提出了日夜挂念心头的事情。方士答:“这还需假以时日,陛下不妨一边差人去寻,一边在咸阳仿造一个东海,在海里筑起三仙山,如此日久,说不定神仙也就不请自来了。”他对这个建议特别赞同,因为想象中的神仙也像人一样,也会喜欢离宫别苑,就像朕的兴乐宫、六英宫、甘泉宫和长杨宫……

在兴建“东海”之初,派往齐国寻觅长生不老药的队伍就出发了。那全是由一些方士们组成的,他们个个自告奋勇,人人一马当先,仿佛此事唾手可得。他可不敢那么轻信,为求事成,每个方士行前都赠予重金。

五年一晃而过,几乎没有一个方士凯旋归来,有的甚至连影子都不见了。这五年里他只在咸阳的“东海”畅游,坐在富丽堂皇的楼船上,一次又一次登临“三仙山”。然而这里从来没有一个仙人光顾。

“蓬莱”、“瀛洲”、“方丈”,他远望着这片无边的大水,轻轻呼出了声音。

他沿岸边往前,刚走了几步就蹲下来。

小宦官赶紧凑过去,见始皇正面对着一群黑压压的蚂蚁发呆。

“蚂蚁搬家,要下雨啦!”小宦官咕哝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