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第2/4页)

喝的差不多的时候,萧颖胄手下一个叫郑易的幕僚诘问:“不知萧兄弟这次来荆州有什么事情?”谢芳菲微笑:“听闻荆州干旱,特意送雨来的。”众人一时不解,都看着她。谢芳菲开门见山的说:“荆雍若能联合,不是为绝境中的萧长史送来一场及时雨吗!”郑易冷笑说:“萧衍也太高估自己了。及时雨?我看是屋漏偏逢连夜雨罢。萧衍的意图,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荆州若和雍州联合,此乃大逆不道之事!如何向朝廷交代,如何向天下人交代!”

谢芳菲不徐不急的说:“郑兄此言差矣。刘山阳为什么在江安逗留十余日而不进?不用我说,大家都明白。由此看来,朝廷对萧长史也不如郑兄所说的那么信任有加呀。”郑易被她这么一反驳,脸红脖子粗,无话可说。事实胜于雄辩,用朝廷当作借口,自欺欺人耳。萧宝卷什么料,还有人不清楚吗!

谢芳菲继续说:“明人面前不说暗话,刘山阳想联合荆州偷袭雍州,且不论他存的是不是这个心,大家认为有成功的可能么?如今的雍州到底什么情况,大家心里一定清楚的很,军民同心协力,固若金汤。城墙高大坚固,兵强马壮。况且雍州养精蓄锐已非一日,粮草充足。还有公认的一点,荆州兵一向畏惧雍州。大家可以想一想,劳师动众,损兵折将,以卵击石,惨败而回,值得吗?此其一。其二,刘山阳居心不良,人所共知,萧长史和他合作,无异于与虎谋皮。萧长史冲锋陷阵,折损人马,耗费钱财,白白为他人做嫁衣裳,于心何甘!其三,萧宝卷之为人,鸟尽弓藏,萧长史纵然立下大功,最终难逃一死,不为朝廷所容。萧长史一定还记得我大哥萧懿是怎么死的。我大哥对他忠心耿耿,毫无异心,他不但不感激我大哥发兵解救建康之围,反而丧尽天良的赐死,弄的我们萧家家破人亡,阴阳相隔。萧长史,我大哥的惨剧还没有使你清醒过来吗?”情辞恳切,声泪俱下。在坐的人皆为动容,闻者莫不伤心。

萧颖胄和萧颖达都被她说的脸色微变,萧懿一片忠心,落的这样的下场,天下人无不心寒。谢芳菲见机又说:“反过来想一想,荆州和雍州联合起来,共举大业,有何不可!今太白出西方,仗义而动,天时人谋,有何不利?如今昏主恶稔,穷虐极暴,诛戮朝贤,罕有遗育,生民涂炭,天命殛之。大家同心疾恶,共兴义举,公侯将相,建功立业,就在今朝!诸位千万不要错过千载良机!”

萧颖胄依旧忧心忡忡的说:“可是现在刘山阳枕兵江安,虎视眈眈,又该如何解决?”谢芳菲作了一个“立斩”的手势,说:“刘山阳此人留下是心头大患。不如将他骗进城来,埋伏下人手,趁机将他杀了。”众人摇头叹气说:“刘山阳屯兵江安,对我们已有防范之心,岂肯随便入城!此举甚为不易”谢芳菲早就想好办法了,只是不忍心,一直没有说出来。当下没有回答,只说:“只要大家肯同心协力共抗大敌,我自然有办法可以将刘山阳骗进城来。大家拭目以待。”

谢芳菲当晚找到王天虎密谈:“天虎,要骗刘山阳入城,就要让他相信萧颖胄对朝廷忠心不二,绝对不敢轻举妄动。我有一个办法,不过却要委屈你。”王天虎立即说:“小姐,不论是抛头颅,还是洒热血,只要对大局有利,末将绝无二话。”谢芳菲叹气说:“这个计策其实是一招苦肉计。事情的根源都是因你送的两封空函而引起的。萧颖胄如果将你的人头送给刘山阳——你放心,我指的当然是假人头,刘山阳一定会相信荆州的诚意,到时候只要诱他入城,要杀他不费吹灰之力。”

王天虎点头表示赞同,只是对假人头一事非常疑惑。谢芳菲解释:“萧颖胄先将你抓起来,装模作样游街示众,做一做样子,弄的人尽皆知。为的是传到刘山阳的耳朵里。问斩的时候准备一具体形样貌差不多的尸体使一个掉包计。将尸体事先鞭打的不成样子,看不清原来的面貌,容情又会易容,再做一下手脚,一定可以将刘山阳骗过去。你看这个计划怎么样,只是要你受些苦。”王天虎笑说:“这一点苦算的了什么,当兵打仗哪一天不流血。就是真的问斩,我王天虎也没有半句怨言。用我的命换刘山阳的命,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