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第4/4页)

谢芳菲低头微笑,半晌,然后说:“之寒,每个人似乎都有现在必须去做的事情。像你,你现在必须去做的事情就是赶紧回到你朝思梦想的故乡,不然就迟了,来不及了。而我,我谢芳菲也有现在必须去做的事情,不论要做什么,却还不是和你一起去塞外。但是,之寒,说不定将来我真的会去塞外投靠你呢,真的说不定。世事变化的太快了,难以预料。”

任之寒笑一笑,点头说:“好,我等将来你来找我们。你一定要来啊。你回去吧。天色不早了,小心城门关了,进不了城。”

谢芳菲哽咽着点点头,微笑说:“恩,不会忘记的。唉,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送君千里,终须一别。你走吧,我看着你走。”

任之寒听了她这话,也惆怅起来,拍马走了两步,又停了下来。谢芳菲故意笑说:“你快去吧。又不是上刀山,下火海。终于回去见心上人了,应该归心似箭才是啊。将来有心,说不定再次重逢呢。快去吧,小心迟了就来不及了哦。”任之寒不再说话,脚下一夹马腹,箭一般射了出去。

谢芳菲一直看着任之寒渐渐消失在远处,只剩下穿过的风。立在道口上,呆呆的望了许久。直到后面跟着的侍卫出声提醒,才跟着众人回城了。

陶弘景正在大厅等谢芳菲回来。谢芳菲走进来,喝了一杯茶,然后才问:“大师,我们明天就要回建康了,是走水路回去还是旱路回去?”

陶弘景说:“我正要和你说这件事。我担心我们人还没有走出北魏的领地,元宏被杀的消息已经透露出来,路上恐怕不太平。本来就盗贼蜂起,如今更是乱上添乱了。所以我让拓拔桢派了一队精兵一路护送,直到雍州附近再沿汉水,然后取道长江回建康。”

谢芳菲点头表示知道,忍不住又问:“大使看拓拔桢真是要造反了吗?那北魏还有其他的什么人暗中不轨?”

陶弘景沉吟的说:“我冷眼看他近日兵马调动的十分勤,王府的守卫分外森严。纵然没有二心,亦不怀好意。芳菲,你跟北魏有什么关系。你都要离开了,还掺和进来干什么。这种事情,不关心也罢。反正是乱,我们走了,眼不见为净。”

谢芳菲赔笑着说:“我哪里有本事掺和呀。我只是想知道,这元宏一死,北魏究竟有多少人马不安好心罢了。比如说拓拔桢,还有他身边的那个人,曾经将我劫走的那个人,叫什么的,我一时忘记了,野心似乎也不小。所以才问一下。不知道这其中最大的一股势力又是谁。”

陶弘景叹气说:“最有势力的自然还是太子元恪。我曾经见过此人,还亲自向我求过丹药。安逸享乐,荒淫无度。和萧宝卷倒是有的一比。他是北魏名正言顺的太子,自然是由他来继承大统。”

谢芳菲心忖,那么秋开雨当初轻易放过拓拔桢,还故意做给刘彦奇看,一定有他的目的才是。想了半天,仍然猜不透他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第二天陶弘景一行人离开洛阳的时候,其送行的排场可比王侯。前有开路军,后有护卫队,就连普通的老百姓也站在路边上夹道相送,可谓深得人心。谢芳菲坐在马车里,偷偷往外面看,心里忍不住感叹。陶弘景此人,就是一个奇才。炼丹制药也罢了,还聚众收徒,创立“茅山宗”,成为一代宗师;本人工书善画,精通儒学,天文地理,历史医学无所不通,似乎南朝的精华全部集中到他一个人身上来了。这样一个“谪仙人”,整天做的事就是炼丹,炼长生久视的丹药,是不是也是因为乱世的关系呢。炼久了,受了影响,说不定将来真的成了世人眼里的神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