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派哲学家(第4/6页)


  赫拉克里特斯经常用logos(意为“理性”)这个希腊字来替代“神”一词。他相信,人类虽然思想不见得永远一致,理性也不一定同样发达,但世上一定有一种“普遍的理性”指导大自然所发生的每一件事。
  “普遍的理性”或“普遍法则”是所有人都具备,而且以之做为行事准则的。不过,赫拉克里特斯认为,大多数人还是依照个人的理性来生活。总而言之,他瞧不起其他的人。他说;“大多数人的意见就像儿戏一般。”所以,赫拉克里特斯在大自然不断地变迁与对比的现象中看出了一个“一致性”。他认为这就是万物之源,他称之为“上帝”或“理性”。
  四种基本元素从某方面来看,帕梅尼德斯和赫拉克里特斯两人的看法正好相反。帕梅尼德斯从理性的角度认为没有一件事物会改变。赫拉克里特斯则从感官认知的观点认为大自然不断在改变。究竟谁对谁错?我们应该听从理性还是依循感官?帕梅尼德斯和赫拉克里特斯各自主张两点。
  帕梅尼德斯说:1.没有任何事物会改变。
  2.因此我们的感官认知是不可靠的。
  赫拉克里特斯则说:1.万物都会改变(“一切事物都是流动的”)2.我们的感官认知是可靠的。
  两人的意见可说是南辕北辙。但究竟谁是谁非?这样各执一词、相持不下的局面最后由西西里的哲学家恩培窦可里斯(Empe—docles)解决了。
  他认为他们两人各有一点是对的,也各有一点是错的。
  他指出,他们两人之所以有这个根本性的差异是因为他们都认定世间只有一种元素存在。他说,果真如此,则由理性引导的事物与“眼睛可见到的”事物之间将永远有无法跨越的鸿沟。
  他说,水显然不会变成鱼或蝴蝶。事实上,水永远不会改变。纯粹的水将一直都是纯粹的水。帕梅尼德斯主张“没有任何事物会改变”并没有错。
  但同时恩培窦可里斯也同意赫拉克里特斯的说法,认为我们必须相信我们的感官所体验到的。我们必须信任自己亲眼所见的事物,而我们的确亲眼看到大自然的变化。
  恩培窦可里斯的结论是:我们不应该接受世间只有一种基本物质的观念;无论水或空气都无法独力变成玫瑰或蝴蝶。大自然不可能只由一种“元素”组成。
  恩培窦可里斯相信,整体来说,大自然是由四种元素所组成的,他称之为四个“根”。这四个根就是土、气、火与水。
  他指出,大自然所有的变化都是因为这四种元素相互结合或分离的缘故。因为所有事物都是由泥土、空气、火与水混合而成,只是比例各不相同。他说,当一株花或一只动物死亡时,它们体内的这四种元素就再度分离了,这些变化是肉眼可见的。不过土、气、火与水却是永远不灭的,不受他们所组成事物的影响。因此,说“万物”都会改变是不正确的。基本上,没有任何一件事情有变化。世间发生的事不过是这四种元素的分合聚散罢了。
  也许我们可以拿绘画来做比喻。假如一位画家只有一种颜料——例如红色——他便无法画出绿树。但假如他有黄、红、蓝、黑四色,他便可以将它们依照不同的比例来调配,得出数百种颜色。
  或者也可以拿烹饪来比方。如果我只有面粉,那么我得是个魔法师才能做出蛋糕来。但如果我有鸡蛋、面粉、牛奶与糖,我便可以做出各式各样的蛋糕。
  恩培窦可里斯之所以选择土、气、火与水做为大自然的四个“根”并非偶然。在他之前有些哲学家也曾经试图证明宇宙的基本元素不是水,就是空气或火。泰利斯与安那西梅尼斯也曾经指出,水与气都是物质世界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希腊人则相信火也同样重要。举例来说,他们发现阳光对所有生物的重要性,也知道动物与人都有体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