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是耶非耶终成错(第3/9页)

身后侍人不敢跟近,只是小心地随在不远处,只见君王背影幽幽,龙袍广袖拂扬秋风瑟瑟如削。

突地滞足,竟令身后之人一怔,连忙停步,李世民定定地站在那里,举头而望。

萧萧秋风,天色如玉,缕缕昏阳自厚重的云层中透露,一丝丝照映在恢宏宫阁上。

秋阳并不刺目,有着柔和的明光。

李世民伫立良久,望着那块高悬匾额——东宫两个字赫然眼底!

竟是不知不觉走到了这里,往事如梭穿过脑海,想来,他们父子已有多久没能坐在一起,好好说话了?

记得上一次,还是在湖边,承乾激动地告诉他有人推他,可是是哪一个湖边,他……却已记不得!

不禁一叹,无忧,我只是想好好地教育承乾,叫他成为优秀的大唐储君,所以才对他分外严格,可是……这一切似乎已脱离了我的掌控,脱离了我根本的祈愿!

李世民举步,白玉宫阶,倒刺得龙眸深凉。

只见东宫守卫略略一怔,连忙跪坐两边,领头之人欲要禀报太子,李世民却挥一挥手:“不必通报。”

领头的略有一愣,目色中似有犹豫,李世民何等敏锐,如何能放过他只一瞬的面色变换。

李世民微微滞足,侧眸道:“怎么?可是有难为的?”

一声沉郁,落心生寒,领头的连忙叩首,连连道:“不敢,陛下恕罪。”

李世民瞥他一眼,原本便是幽沉的心境,越发焦躁起来。

东宫,亦是他曾久居之地,一花一树、一草一木不曾有变,秋日彩菊,缤纷流灿,淡阳缕缕如绵,倾泻在盏盏晚菊之上,倒没了秋日的萧索与幽凉。

置身其中,不禁感慨万千。

突地,远处传来一阵呵斥声,李世民定一定神,循着声音来处而去,走不多时,只见东宫开阔幽黄的草坪处,一众人聚集其中,占眸处,舞乐声声顿时而起,琴音靡靡,倏然游荡在秋日明晰的天空中。

天色琴音中,有一人极是突兀,他跪在鼓乐师边,神色沉痛,面目却是坚然,李世民定睛一看,却是银青光禄大夫张玄素!

适才那一阵呵斥,该是对他吧?

负在身后的手,不由握住,身后侍人对看一眼,东宫侍从更加着慌地低下了头去。

李世民定定地站在落叶枯黄的高树边,那飘落的叶,自肩头拂落而下,一片飘零的凉意。

雄浑的鼓乐之声,声声入耳,舞姬翩然起舞,绫绸舞动飞叶知秋,那枯叶便也如群舞,再逢春意。

飘展的舞袖,一丛丛散开,如花瓣层叠次第,徐徐展开的袖云花裙,本是天地浑然的景色,可那舞袖之后,舞动之间,李世民分明看见太子身居其中,之前桌案杯盘错落、瓜果如山,浓烈酒香似皆随着这荡荡舞袖,飘扬在瑟瑟秋风之中。

承乾脸上,再没了往日的恭谨小心,甚至,没有了冷漠,他笑得那样畅快、那样不顾左右,弯弯的眉眼,看在眼中竟是猥琐的!

猥琐!多么不堪的两个字!

双拳几乎被握碎一般,发出咯咯响动。

曾经,那个懂事的承乾、那个沉默的承乾、那个……冷漠的承乾,似乎,全都已不见!

他,一点点在变,一点点变作他再也认不得的人!

终于忍无可忍,阔步向那欢歌阵阵的一边走去,身后之人紧步跟着,却皆是知道,恐怕一场大风雨便要来临!

“陛下驾到……”李世民身边侍人,大多也看着太子长大,终不愿父子二人起何极大的争执,一声尖利,果然穿破歌声舞乐的靡靡之音,鼓乐乍然而停,舞步戛然而止!

身边之人,忙跪作一地,张玄素亦是一惊,山呼万岁。

李世民却不理会,直直向太子而去,那坚毅的脸廓,线条苍劲,被秋风吹打在脸上,犹可见当年阵上杀敌的凛凛寒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