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化史上的奇迹(第2/3页)

长颈鹿的视野也很开阔,但仍然无法与人类相比,因为长颈鹿的智力基础比较薄弱,就好比给科学知识为零的人配备一台高级天文望远镜,他可能会看到眼花缭乱的太空信息,却没有能力进行科学处理,大部分信息都会被迅速过滤并遗忘,以免占据过多大脑内存,也就不会产生创造性的天文学理论。对它们而言,只有哪里有食物、哪里有狮子、哪里有异性同伴才是有效信息,它们的大脑处理这些信息已经足够,过于复杂的大脑反而会影响它们的生存。一只仰望天空、沉思宇宙起源之谜的长颈鹿,将很快成为狮子口中的美食,它们至死也不知道大爆炸理论到底是对是错。

双手的使用、狩猎的需要、营养的改善和视觉信息的迅速增加,都只是人脑增大的部分前提。人脑容量的增加是涓滴成河、不拒细流的过程,是海纳百川的结果,是各种复杂事件的综合而不是单一事件的影响,每种因素都对大脑施加了一定的影响。比如双耳听力的改进;复杂语言的使用;触摸感觉依赖性的提高;幼态持续导致脑袋变圆;走出非洲时应对复杂气候条件的需要;非洲草原炎热的气候有利于神经元细胞的增殖;人类对火的使用可以在食物摄取量不变的前提下增加营养摄入,这种额外的摄入也给大脑提供了稳定的物质保障等。

圆形的容积最大,因而可以容纳更多的脑细胞。人的头颅也因此与其他动物明显不同,区别在于人脸比较短,如果长一点儿就会被讽刺为驴脸。短脸显得圆而可爱,根本的原因是较短的脸不至于让脑袋有前倾的趋势,顶在脖子上就更省力气,否则,时常要用双手去扶正自己的脑袋,就像扶一顶尺寸过大的帽子,无论如何也是极其尴尬且危险的事情。

圆脸还使颈部的肌肉省去了很多牵引力,使得我们的脖子不会变成“肌肉串”。我们的脖子是优秀的脖子,得益于我们的脑袋可以被稳稳地顶在上面。黑猩猩的脖子又短又粗,要用很多肌肉把脑袋绑稳当,因为绑得太结实,脑袋就很难转动,结果转头时需要把身子一同转过来,否则,脖子上的肌肉就要消耗更多的能量,这样就根本谈不上什么顾盼生辉。而人类可以方便地左顾右盼,动作不到位时,还会被当作贼头贼脑。

信息量的大幅增加促使智力迅猛发展,进而成为个体竞争的重要武器,这场竞争不以枪炮和肌肉为主要内容,而以智力与技巧为决胜指标,聪明的人无疑会得到更多的资源。而这又将脑袋升级为性选择的重要参考依据,就像是孔雀的尾巴,只不过这次顶在了头上,更大的脑袋就像是更漂亮的尾巴,容易在性选择中获得更多的配偶。

随着大脑基因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了越来越复杂的影响因素,比如猴子、狗等社交性动物,大脑进化速度要比猫等独居动物更快,因为群居和社交需要更多的沟通与合作,对大脑的要求更高。独来独往的动物只要管好自己就行,当然不需要太大的脑袋。而人类无疑是社交能力极强的群居动物,以至于网络时代首先发展起来的就是社交网站,社交的需要已深深植根于生活之中,复杂的社交活动也大幅增加了信息量,对智力的依赖性更加深刻,这都需要更强大脑的支持。

所有这些因素中,直立行走是变化的根源,信息量增加是压力,营养改善是物质基础,具备了这些要素,大脑完全有理由变大,但不等于必须变大,具体如何变大取决于基因,最直接的生物学基础仍然是基因突变。

科学家们已经发现了影响大脑发育的基因,这个基因只有100多个碱基,在其他动物身上非常保守,数亿年来很少突变,比如黑猩猩和鸡,二者在进化树上分开了3亿多年时间,却只有2个碱基变异,说明这个基因非常重要,不可轻易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