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肤色理论的悖论(第2/3页)

最佳肤色理论几乎被这一系列的麻烦搞崩溃了,该理论的支持者很难再让别人相信日晒强度与肤色成正比关系。而这还不是最沉重的打击,最沉重的打击来自澳大利亚附近一个不起眼的小岛——塔斯马尼亚岛,一条海峡将它与澳洲大陆隔开。这条海峡大约有150多公里宽,岛上的原住民还不会使用船只。也就是说,他们根本无法越过海峡与澳洲大陆往来。那他们是怎么过去的呢?

那还是在10000多年前,地球正处于冰川期,澳洲的一批原住民踏冰登岛。后来冰川消退,海水上升,彻底隔断了去路,他们就此被永远留在了那座孤独的岛上,与澳洲大陆只能隔海相望,10000年间与世隔绝,直到欧洲殖民者打破岛上宁静的生活。

欧洲殖民者发现,那座孤岛是典型的温带气候,按照最佳肤色理论,岛上居民的肤色应该像温带地区一样,也是白色的,至少也应该是黄色的。但不妙的是,他们仍是黑色,而且是非常黑的黑色。

这群已经灭绝了的塔斯马尼亚人,几乎把最佳肤色理论的支持者堵得哑口无言。顺便说一句,他们不是自然灭绝的,也就是说,不是因为肤色或其他原因而被大自然淘汰的,而是被阴险的英国殖民者杀害的。

如果你认为这已经是对最佳肤色理论的致命打击,那你就想错了。足以让该理论彻底崩溃的致命打击出现在神秘的所罗门群岛,那里有很多诡异的传说,然而对于科学家而言,最诡异的却是他们的肤色。

所罗门群岛位于澳大利亚东北部的南太平洋上,共有近1000座岛屿。因为大洋阻隔,彼此交流极不方便,人口流动率极低,社会文明程度较落后。但各岛之间相距不远,气候环境相差不大,是研究人群多样性的极好样本。理论上来说,各岛居民肤色应该非常接近。但令人惊奇的是,当地居民有的肤色极深,有的肤色却极浅。更奇特的是,两种肤色的人比邻而居,抬眼一看,黑白相间,构成了一道独特的人文风景。

这道独特的风景实在让最佳肤色理论的支持者望“皮”兴叹。如何用最佳肤色以及太阳的紫外线作用等因素来解释近距离出现的巨大肤色差距呢?答案只有四个字——没法解释。

面对层出不穷的反面证据,早有学者明确表示:肤色深浅根本与阳光无关。比如,人类获得维生素D的渠道多种多样,并非只能靠阳光照射。同样,叶酸虽然可能被阳光破坏,但也可以很快从食物中得到补充。皮肤黑一点儿或是白一点儿,并不是那么要命的事情。

非要寻找制约肤色的因素,恐怕既不是维生素D也不是叶酸,而是合成黑色素的主要原料酪氨酸,这种氨基酸无法从阳光中获取,只能从食物中得到。摄入的富含蛋白质的食物越多,得到的酪氨酸就越多,才有可能合成更多的黑色素。原来皮肤变黑也需要本钱。原始人类在炎热的非洲,很容易通过采集和狩猎得到丰富的蛋白质,他们有资格变黑。而远离赤道的地区气候阴冷潮湿,导致食物匮乏,好不容易得到的酪氨酸多被用作其他营养途径,不能拿来合成黑色素,他们的皮肤只能白一些了。也就是说,因为营养水平上不去,才不得不变白。

如此说来,肤色竟然跟阳光半点儿关系也没有。在臭氧层图谱证明某地紫外线强烈的同时,事实也证明了当地有充足的光合作用,因而有充足的食物供应——是充足的食物让人变黑,而不是紫外线让人变黑。

这样绕来绕去,如果你已经快要晕倒在地,那就对了,说明你在认真思考这个问题。肤色问题看似极其简单,现在却被弄得错综复杂、自相矛盾,简直乱成了一团麻,主要原因在于,这个问题本身就自相矛盾,所罗门群岛就是鲜明的例子。对于自相矛盾的现象,只用简单的理论当然难以解释清楚。有的时候,科学家不得不采取更为复杂的策略,拿出更为复杂的理论来。相对而言,前面提到的理论都显得过于单一或稚嫩,只能作为系统解决方案中的一个分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