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开发区征地纠纷引省报暗访 记者(第2/7页)

侯卫东接了一句:“还要加上以钱砸之。”

“没有你说得这样黑暗,当然用钱砸之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调查小组的同志什么时候来,有几个人,谁是领头的,他们的性格如何,最好打听得细一些,这事拜托你了。”

“你别跟我说客气话,见外了。”段英停顿了一会儿,声音放低,道,“我经常梦到益杨,胸口就如被石头压着,出不了气,梦中唯一的亮点是你。”

听了此语,侯卫东无话可说,颇为尴尬。

段英及时调整了情绪,声调微扬:“不说以前的事情。放心吧,这事我记在心上了。”

通话时,杨柳拿着电话记录本站在门口,见侯卫东还在打电话,就站在走廊上等着。

等到侯卫东挂断电话,她进门报告道:“任科长打电话过来,让您立刻到杨书记办公室,我问了任科长,她也不知道原因。”

侯卫东梳理了近期工作,需要向县委、县政府汇报的工作太多,所有工作最后总要落脚到土地。他将笔记本装在手包里,朝县委赶去,到了县委办,杨森林办公室还有人在谈话,他就只有先等着。

门半开着,杨大金正在低头写字,他听见敲门声,见是侯卫东站在门口,笑道:“侯主任,快请进。”

杨大金是老资格中层干部,当过县计委主任、新管会主任,现在当了县委办主任,只是他还没有能够进常委,与侯卫东当年地位相差不多。他主动道:“《沙州政协报》登了一篇文章《失地农民将去往何方?》,观点很尖锐,杨书记很重视这事,你要有思想准备。”

自从看见这篇文章以后,侯卫东就在琢磨此事,此时心里已经有了对策,道:“这是发展中的问题,发展就如打开一扇窗子,新鲜空气进来了,难免飞进来几只苍蝇。”

杨大金笑了几声,道:“发展中的问题,这个定位很高明。”

等了十来分钟,侯卫东才见着杨森林。见面时,杨森林先来了个冷处理,低着头看周昌全书记的讲话稿,过了一会儿才抬起头,道:“《沙州政协报》看了没有?”

“看了。”

杨森林很平和地道:“有何感想?”

侯卫东认真地道:“农民从土地中脱离出来,是城市化的必由之路,新管会有责任为失地农民找一条生存之路。这方面我们做得不够,引起了农民在新管会聚集闹事,我要向县委作检查。”

“报上说的几件事情都是实事吧?”

“安置房停工原因是钢材、水泥价格增长过快,建筑方承受不了,昨天已经开工了。

“大客车是秀云药厂名义买的。新管会有特殊情况,同志们上班太远,最远的同志步行要一个半小时,交通车很有必要。”侯卫东诚恳地道,“新管会是益杨对外开放的窗口,外商是很看重实力的,新管会办公条件好一些,外商投资信心也足一些。”

紧接着,侯卫东汇报了新管会与村民签订的补充协议。杨森林点头道:“这几条很好,我再加上一条,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土建工程,可按市场化运作承包给有资质的占地村包工队。包工队是本地人,渣场也比较好找。”

这一条意见很是中肯,侯卫东记在了笔记本上,准备与村民谈判时,作为优惠条件抛出来。

杨森林把政协机关报拿起来扬了扬,道:“我有朋友在《岭西日报》,上午给我打了电话,说是《岭西日报》要派一个调查组到益杨。益杨改革成果来之不易,我们要如爱护眼睛一样爱护它,你要和刘部长一起拿出攻关方案。我的要求很简单,不能让这篇稿子在《岭西日报》上出现。”领导向来只看结果不讲过程,杨森林下了任务,侯卫东就要绞尽脑汁想办法。

夜晚,天空繁星点点,格外清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