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六十年代(一)(第3/4页)

不提上一世,就是这一世,如今虚岁6岁李国板已经对种田产生了兴趣,他二哥每天在家照顾木框里的蔬菜的时候,他都跟前跟后帮着他二哥,给二哥打下手。

一家的男孩,一共有8个,除了那个才虚岁2岁连路都走不利索的最小的小十二,无一人关注这里。

如果是正常家庭的当家老太太,早就骂上了,天天就张着嘴巴就知道吃,都不知道下地种地,一家子懒汉。

上一世她家小叔也是摊上了懒汉的名字,外号,懒罗汉。

罗汉,在他们这里方言,就是老小的意思,就是说,老小特别的懒。

可她小叔,有了工作之后,在单位上班,把领导哄的顺顺溜溜的,很得领导的青睐,甚至人到中年,从给领导开小车的司机一跃成为国家单位的领导,这还是那个没有学历,没有文化,又很懒很馋的小叔吗?

她三叔,连个工作都没,就在村里瞎混,一样混得风生水起,在整个北门这一片只要报她三叔的名字,没有人不给面子。

她爸也是,明明憨厚老实人,一样混的风生水起,早早的买车买房,过上了吃喝享受的日子。

纵观最后养活下来的四个儿子,也唯有当年最会种地最勤快的二叔,混的最惨,最后还是占着老家的光,在拆迁回迁的时候,给分了几套房。

一个混子,她爸;一个痞子,三叔;一个懒汉,小叔,各个混得风生水起,在各自的领域都是领头人。

李梦雨明知后世他们的天赋是如何的惊人,又怎么会因为他们几个不爱种地,就出言指责他们呢!

甚至在私心里李梦雨还在暗搓搓撸袖子,准备好好的给这几个从小培养一番,看看原本就天赋,加后期教育,再加时代造就,他们能走到多远!

李国夏精心的照顾木框里的小白菜,红薯的成长很省事,在自留地里不需要费神,但木框里的蔬菜就不行了,要防虫,要拔草,土壤干了浇水,还得小心把水浇多了,植物的根很娇嫩。

6岁的李国板小小的一只,在旁边不声不响的帮着干活,李梦雨轻轻摸了摸他脑袋夸他:“小九很厉害呢,这么小就能帮家里干活了,很棒。”

那小只突然被阿妈夸,整小只一下就脸红了,羞涩又不好意思,缩着脖子,眨巴黑白分明的眼睛。

李梦雨轻轻的哄他:“阿妈谢谢你努力帮家里干活,阿妈很高兴,阿妈也希望你能多跟哥哥们在一起玩,玩的开心点,要是跟哥哥们玩不开心,就多跟穆珊姐姐学知识好不好,穆珊姐姐很聪明的,你多跟着穆珊姐姐学会变的更聪明,阿妈就喜欢聪明的小孩子啦!”

李梦雨很不要脸的表示,她就喜欢聪明爱看书的孩子。

哎,她也是看出来了,大约真的是家里孩子太多了,她奶奶顾不过来,对自己生的孩子们缺少照顾,几乎所有的孩子都缺少母爱,对阿妈很在意。

这份在意是在年幼的时候才有表现,等到长大之后,就进化成了你欠我的追债;再等到年纪大了,再度进化成对上人的不孝,反正孝顺老人有大哥就够了,不需要他们。

李梦雨不仅想把让他们过上好日子,培养他们,帮着他们成才,也带着引导教育的心,人若是没有感恩的心,就连自己亲生母亲都不孝顺,这样的人还能称为人才吗,就是能力再强,又有什么用?

李国夏要开拖拉机给拖拉机厂师傅送粮食,还要偷偷的给拖拉机厂厂长爱人送粮食,这在李梦雨家不是秘密,甚至在吃完饭后,李梦雨留下所有的孩子们当成讲故事一样,说给孩子们听,她可是一个写的作者,用语言描述一点事情,说故事给孩子们听不是她强项吗?

晚上,晚饭后,李梦雨告诉大家明天二哥要出门干嘛,还说了几个让孩子们期盼的事,希望二哥运气好,能在其他的村子里找到木头,这样她家就可以换木头盖房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