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圆滑二人(第4/7页)

弘昼笑道:“若不劝开,只恐打起来影响不好。如今你们四人利害同等,既置于同一帐下,若生乱,只恐你也逃不了干系,反而受他们牵连,须知现下,可是一体之人。”

他们闹大了事,你也脱不了干系啊。

刘邦当然知道,因此叹了一口气,却不上前,只远远的站着道:“和亲王在此,你们还不住手!若闹大了事,吾等四人项上人头,皆被摘下矣。”

弘昼更哭笑不得了,说这货会借势,他是真会借势,瞧瞧这话说的,这站的老远的,生恐被连累挨到无谓的打似的。

这话一说,三人这才停手,都没看刘邦,只是看向弘昼。

弘昼失笑,这么有水平的话,这其中的度,这三个人,终究还是差了水准,竟听不懂这其中的意思?!竟没一个人将刘邦平等看待的。

果然啊,恃强之人,终究轻人。将来迟早要吃这刘邦的亏。

他能是善人吗?!呵呵……

三人打量着他,上上下下的,项羽首先拧眉开口,道:“汝是匈奴人?!”

“我不是,不能因为我奇装异服,就断定我是匈奴人吧,”弘昼道。

项羽是知道座次等宾客的,刚刚在帐中见扶苏太子,这个人,不是坐在扶苏下首,而是坐在宾位,虽是宾位,却是同等的座次,也就是说,这个人的地位,不低于扶苏?!

这大秦天下,还能有与扶苏平起平坐的人?

扶苏已封东宫,已经不是普通的秦公子了。而这个人,项羽以为他是匈奴的什么太子,才配坐宾位吧?!

因此项羽闻言,一脸不解,看着他剃过的头,道:“中原人不剃头。”

“若以服装,出身,剃不剃头来断定一个人,不妥。”弘昼笑道:“秦秋多小国,小国多奇异装色,小国虽灭,六国统一为秦人,然而,秦皇包容天下,何必盯我一个区区一个奇异装扮之人?!”

项羽听了便也不言语。

陈胜吴广也面有疑惑。

只有刘邦并不以此为异,他这个人的优点是什么呢,他从不在乎这些小节,他只要知道他是和亲王就够了,地位很高的人就行了。不追来处。不冒犯人。尊重人。

刘邦有属于他的小气,比如得罪了他,他以后得势想起来再去杀掉也行,但他也有属于他的大气,比如说他要杀一个人,但是这个人涉及利害,他能听得进去别人劝,比如谋臣劝他不能杀,他就能放下私怨。这不是大气吗?!

但是一般人,未必能做到他的大气。便是项羽更做不到。

刘邦的确是个流子德性,但他从不会为个人主观,个人感情,个人的一点私怨主宰和支配。这就是很厉害的上位者的特质。

他本人也许并没有多高的武力,多高的智商,多高的谋略,但是他能海纳百川,识人知人,这一点上,这三个人与他还差的远。

比如说现在,他笑道:“和亲王既被秦太子待为上宾,必是秦之朋也,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太子都乐,何况我等?!和亲王,且请坐。而汝三人,切莫再动手,在秦营中受编招安,又有太子和国家颜面在前,在宾客面前,不得无礼!”

三人听了,虽没睬刘邦,但是确实是没再动手了。现在也反应过来了,若真打了起来,可能真的会死。先前受招降,檄兵器,押到囚车到此来,原以为必死无疑,如今有这样的机会,便不能折在此处,于此,私斗确实无益。

与其在秦营中犯了军规受死,还不如以后再约架私斗便是,机会多的是呢。

因此倒是坦坦然的道:“和亲王请,倒是吾等失礼在前了!”

“请!”弘昼笑道。

虽然确实逞英雄好斗了些,但也能分得清主次,不算因小失大,见有宾客来,也能放下私斗在一边,这个素质,确实过人了。不错,如此,倒也不算不济事,真正遇大事的时候,还是能合心合力的一致对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