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太子(第4/7页)

扶苏郑重的点了点头。

“你我父子以后议朝事便是吵架,也好过生疏不亲近的好,”始皇道:“有什么主见就大胆的提出来,再讨论。宁愿吵的你死我活,只要为社稷好,不升级到私人恩怨,便是做好了为君者的本份了。”

这是叫他公私分明。

扶苏拉着始皇的广袖道:“皇父,儿子不想住东宫,还住在这里,以后只呆在皇父身边。”

始皇一听,突然哈哈大笑,爽朗道:“可。东宫便收拾出来先空着便是,只是议事,可去,这里可摆布不开!”

扶苏松了一口气,道:“多谢皇父。”

始皇是很高兴的,看着这个长子,看着他长进了不少的沉稳风度,看着他不卑不亢,不再躲闪回避的眼神,看着他受着自己的好的心安理得,看着这份亲近与崇敬与真心,他心里真的很高兴。说实话他极不擅长与儿子相处,能到这样的地步,已是意外之喜了。

这些,都是他们父子共同的努力。

“朕很欣慰,”始皇道:“也很高兴,朕的扶苏终于长成一个顶天立地,担得起重担与泰山,也受得起冷落和恩宠,两处极境,都能保持本心,这就是王者之心。扶苏。大秦的未来,在你手上,要永远以你的本心为念,永不可失!”

扶苏眼眶红着,道:“儿子知道了。儿子也很高兴,在儿子心中,皇父永远是天下第一帝王,是最好的父亲,永远不可替代。”无论以前多么生疏冷落,这一点从未改变过。也无论以前政见曾有多么不同,被皇父打发到边关去,他也从不曾改变过心意,从不怨恨。这一切,都不足以改变他对皇父的崇拜。

他是真心才会说出这样的话。千古只一,绝无仅有。

他看着始皇,透露出真正的心意。

始皇也愣怔了怔,心情好极,语气也变得很软,道:“我很感激自己的奇遇,没有错失自己的儿子!”

扶苏鼻子里酸酸的,眼泪就落下来了。

真情到真处,也在所难免。

始皇拍了拍他,道:“明日早些去上朝。待臣子们都提了上来,朕再为你加封正名!以后要好好做事了,可知?!”

扶苏道:“嗯,儿子记住了!”

封太子不是小事,不止是昭告天下有了储君,让天下安心之意,也是正名之事,长公子之身份,的确是好,然而,与太子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概念。

太子是一种新的重大的政治身份。

这代表什么呢,代表着以后的东宫,也会有一个新的小朝廷,文武班列,议事决断。很多的大臣都要担一个东宫的大臣的名份的,包括太傅,师者,行走,詹事等等等等,甚至连后院女子,都会分出位序来,这是真正的从公子到太子的跨越。

长公子替父祭天,其实还有非议,若是大臣挑刺,还是觉得不合礼节的。可是太子就可以。

代父祭天,因为他是天子之子,当然有祭天之权。

祭太庙,也会列主位。

发诏书,也公次于帝王之诏命,东宫更有玉印,这是巨大的权柄。

所以每朝每代,为何太子久了,帝王渐渐的感觉到威胁。就是因为,太子的势力渐渐的大了,大到威胁到上面的人,威胁到江山社稷。

因为从立太子开始,诏命从两处发,太子虽还是听命于皇帝,然而,谁能真正的心大到慢慢的容忍有二天,诏有二命?!

一山不容二虎的意思,就是这个意思,哪怕是父子,夫妻。真的要分权两极的时候,没几个人能逃得过这种。

而父子齐心者更是少之又少,大多数都在这种状况下,渐渐的变势,割裂,甚至到你死我活的地步。

而中间者,像康熙与太子之间的关系,其实更是一种两极的割裂。不是不存在父子之情,而是朝势之中,太子身后一波人,逼迫的太子不得不随波逐流,然后渐渐的父子离心,渐渐的放弃了一些父子之间的亲密关系。到不可挽回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