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机会(第2/7页)

“流民出来后,第一件事便是往京城赶,因为他们想到天子脚下,求皇帝解决他们的事情,可是,一旦成了规模,就会拼命往这聚集,而这其中会出现多少问题,谁能知道?!可能是朝廷派兵驱逐,不让进京,万一解决这件事的派的大臣出了漏子,可能还是会有民起义,哪怕不成势,颠覆不了江山,但倒霉的,是咱们百姓,皇帝在宫里住着,他是安全的……”林觅道。

赵佶听的突然有点羞愧,低下了头,看着自己透明的脚。

如果事情很大,可能会被底下的大臣给按压下去,连上报都未必能报到皇帝面前。

当年,宋的大臣有很多就是这样跟他说的。

原来,这背后是如此的艰难……

“此地多山啊,流民进不了京,会在哪儿扎根?!”林觅道:“打家劫舍,吃喝拉撒,他们要在哪儿打家劫舍?!在这样乱的情况下,本地的百姓,也得逃,逃的又最终成了逃户,流民,成为他们中的一员,相互攻击……这个情况下,便是风调雨顺,谁还能安心种地?!”

所以,比起天灾,她更怕人祸啊。

人祸的范围更大,比起天灾,可怕多了!

若是有灾情,虽然也会饿死人,但朝廷,肯定会管的,便是要出事,也顶多是贪一点,但最终还是能缓过来的。

可是人祸不一样。

便是一旱旱三年,好歹三年后,就能忍过去了。可是人祸,谁知道会有几年?!几年,几十年……谁能说得清楚?!

“所以那个情况下,田地荒芜,到处逃命,都是可能会出现的,”林觅叹道:“种地也不是谁都能种的?!到处都是抢的,烧的,杀的,官府那个时候若是能抵得用还好,就怕那个时候,各地藩镇也有了别的心思,搞自己的小九九,旁边的乡镇也不打算去救,为了保存实力,什么事都干得出来,不管不顾,还算是轻的……”

赵佶一听,心都凉了,苦笑道:“依老人家这么说,这个事的终结还是要看朝廷给不给力了?!”

“不错,”林觅道:“内乱要人命啊,虽然外敌不存在,边关这几年都挺太平的,但是万一真的乱了,外敌来不来,又不好说了。我知道宋是因为外敌太强,才感觉是外敌灭了宋。其实内部的问题才是主因。”

林觅道:“很多的朝代,都是因为失去对各藩镇的控制开始的,然后一步步的瓦解。你说那么乱了,各藩镇,一旦都不再听朝廷的话,会发生什么?!”

赵佶心塞的不能说话了,道:“他们难道会投奔梁王?!”

“谁也不知道谁会赢,更多的人,可能会选择中立,就是什么都不做,看最终谁赢了,就跟谁。这样不做反而不错,做了,可能会成为把柄,”林觅道,“各自为政,就又开始了……”

赵佶听的心慌慌的,道:“也许不会到这地步!”

“我不了解本朝的皇帝和大臣们的能力啊,也说不好,”林觅道:“不过这三十年来,也算太平,没什么亏七八糟的事情。应该还过得去吧。怕就怕梁王也实力过人,这个事没谁对谁错,就是争个正,争个权,怕就怕这一点啊。都是实力特别强的大佬打架,咱小老百姓遭殃。”

赵佶听的心里讪讪的,他以前的确挺昏庸的。

林觅这个时候哪有心情安慰他,因此也没多说什么!

后面两天,里正就召集了村族里的青壮年开始进城去买粮了。

因为怕引人注意,因此还是分开去买的,镇里买了些,城里买了些,还去了隔壁城镇买了些,但是因为量不大,加起来并不算多。

只是一点点像仓鼠一样藏到后山去了。以前的几个山洞也收拾了出来,仔仔细细的藏好,又给封起来了。

这种村族大事,村里都是极为齐心的。

里正还告知了周边的几个村族,因此最近买粮的多了,粮价竟又涨了一波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