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16号联络站(第2/4页)

陆岱峰没有把在茶楼里遇到那两个可疑人的事情说出来,因为他觉得现在说出来,会误导大家的判断。他习惯先让大家把各自观察到的情况和思考说出来,然后再综合分析。陆岱峰说完以后,大家都陷入了沉思。陆岱峰没有催促,而是很有耐心地等着。

过了一会儿,李克明说:“这次行动的安保工作主要是由行动队来做的。情报科和联络组基本没有参加。我想先把这次行动的情况简要地通报一下,以便于凌飞同志和如林同志有所了解。”

“这次军事处会议的保卫措施是由我和岱峰同志共同商定的。由我具体指挥,为了确保这次会议的顺利召开,行动队调集了十二名队员参加保卫工作,在新闸路13弄12号周围布置了六个暗哨,在街道两头也各安排了两名队员,一旦发现可疑情况立即行动。另有两名枪法好的队员分别安排在玉蟾戏院二楼等制高点,以便出现紧急情况时掩护领导撤退。”

“散会的时间正好与玉蟾戏院散场的时间相同,此时街道上人很多,便于同志们分散撤离,并且不易引起怀疑。参加会议的人顺利撤退之后,我才发出信号让行动队队员分散撤退。整个过程就是这样,我和岱峰同志一样,暂时没有找出什么漏洞来。这或许是当局者迷,我们两个人都参加了直接的行动,反而看不清楚。你们想一想,看看有什么问题。”

李克明说完后,凌飞和钱如林都没有说话。他们没有参加这次行动,对行动的一些细节并不知道,只靠别人转述,很难发现问题。

陆岱峰虽然在黑暗中看不清各人的面孔,但他也知道凌飞和钱如林为何沉默。

沉默了一会儿,陆岱峰忽然想起了一个问题,便问李克明:“今天在第9弄弄堂口的那个行动队队员是个新手吧?怎么不安排一个稍微成熟一点的人呢?”

李克明略一沉吟,黑暗中虽然看不清他的脸,但是大家知道,他的脸上肯定红了一阵子,李克明说:“行动队采取这么大的行动,还是第一次,我动用了两个组,他们中只有很少一部分人是老手,大部分都是刚刚结束训练参加工作的新手。再说,如果不让他们参加行动,怎么使他们得到锻炼呢?”

陆岱峰说:“你说的有道理,但是,那个弄堂口已经有一个修鞋匠了,你怎么不安排他化装成其他行业呢?”

李克明说:“这我是有考虑的,你没看到戏院门口的那几个黄包车夫吗?他们也是扎堆的。有一些生意人是故意挨在一起的。更要命的是那个队员什么也不会,行动前我问他用什么身份做掩护,他说对修鞋子比较熟悉。而其他的队员都已经安排好了,实在没法调整了。也就只好这样了。”

陆岱峰对李克明的这个回答并不满意,因为黄包车夫在戏院门口扎堆是便于招揽生意,毕竟在这条街道上戏院门口是客流量最大的一个地方。可第9弄的弄堂口就不同了,那儿是不应该出现两个修鞋匠的。陆岱峰觉得李克明在此处的安排的确是有点粗心了。但是他也从李克明的回答中听出了一种无可奈何。毕竟,行动队刚刚成立不久,这是他们第一次担负这样重要的任务。他不能再问这个问题了。

好在李克明也早就认识到了,他说:“通过这件事,我觉得下一步必须要对队员们进行这一方面的培训了。以前,我把重点放在了格斗和射击上,现在看来,还必须要教会他们掌握一种掩护自己的活计,以便于更好地保护自己,不至于暴露。只是……”说到这儿,他叹了一口气,“需要时间啊!”

这也正是陆岱峰所考虑到的问题。见李克明已经认识到了,他感到很欣慰。他说:“克明和我想到一块儿去了,今后,我们要抓紧时间对行动队队员进行一些必要的培训。我想,只要给我们几个月的时间,这个问题基本就可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