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月亮潭(第4/10页)

供台的右边有一块神圣的石头,石头上是琼波浪觉13岁时的脚印。脚印深深地陷入石头里,呈现出黑红色。我顶礼了这个脚印,并把这个脚印刻进心里。我希望能接着这位大师的足迹,走出更远的路。

3

在另一篇日记中,紫晓重点描述了她的另一种感受:

初到西部,最初让我感到惊奇的,便是那美轮美奂的景色。也许是由于远离都市的喧闹,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是大自然神奇而美丽的画笔。那山,似从天际勾勒到自己的脚下,如此蜿蜒曲折,起伏不定。我到西部那天,更显得无与伦比。当你眨眼之际时,它便把你脚下的“肌肤”分隔为阴阳两半,呈现出那种流传千古的神奇。当每一个拥有灵魂的鲜活生命置身于这片沃土时,都会有超然于九霄云外的清凉。

一路上,我寻找着向往了许久的圣地,但开始呈现在眼前的,是山坡上那星星点点的牛羊。渴盼中,我耐心等待着,等待着那片神秘的净土。

时过不久,远处山路的一侧隐约映出几座宏伟的宝塔,与天地相隔的山头交汇成一幅历史遗留的画卷。再近些,便是坐落在山腰处的殿宇,似透出一种古朴气息。骤然间,一种前所未有的感觉涌上心头。

第一夜,我们住在寺管会主任家。说是家,其实也就是几间房子围几道墙罢了。但这已经出乎我的意料,因为临行之前,我总认为这儿的寺院跟东莞的一样,所有僧人住在一起的。但此时,才发现,他们有着各自独立的院落。

我们居住的房子占着一块风水宝地,像一个隐蔽的藏宝阁坐落于大殿一旁。一声木门特有的响声打破宁静之后,我带着一种探索的心绪慢悠悠踏进小院。那沉浸在寂静中的院落并不大,房屋却显得很独特,古典式木制结构,古色古香,把我的心带入另一个更为广阔的遐想空间。进了屋,我坐在条形的木椅上,静静地品味另一种气息。许久,便忘了自己。隔着那扇透明的窗,我愣愣地望着外面。……天,依旧纯净,依旧透彻,只是在不经意间,会有一只飞鸟悠然划过,在湛蓝的天空中,留下稍纵即逝的生命印记。当我再次回过神时,那所有的一切,都成了过眼云烟,化为记忆里远去的幻影。

夜间,整个宇宙都显得很静,时不时会听到僧众的诵经声,给这座古老的庙宇增添了几分神韵。此夜正是月圆之夜,那月光也作美,添加了一抹特有的韵味。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奶格玛殿。最惹眼的,是那有序排列的经轮。每日清晨,都会有很多人来转经。他们净了心,一边走,一边转那经轮,一边默诵“奶格玛千诺”。据说,谁只要有足够的信心,并在行为上时时自省和向往的话,临终时都会到达娑萨朗。在大手印经典的记载中,那是一个永恒的净土。香匈寺的许多僧人临终时都看到奶格玛来接迎他们。

奶格玛殿的规模不是最大,但由于占领了寺院的至高点,便显得很是醒目。每日清晨,它都能和大美的红日隔山相望。大殿内还供有红白空行母像等,均由紫铜镏金所造。

相传很久以前,每到夜幕降临的时候,奶格玛殿内总会传出彻夜的脚步声。说是奶格玛曾发大愿,只要虔诚念诵“奶格玛千诺”者,她都会寻声救苦,无不应其所求。于是,每天夜里,奶格玛都不愿休息,以经行的方式保持警觉,为的是随时能聆听众生的心愿。据说每天早上,那像上总是有很多汗水。寺内僧众心疼其劳累,便在奶格玛像的腿部拴了一块巨石。从此,殿内便听不到脚步声了。至今,那巨石仍保留在殿内。据说,大殿里虽没了脚步声,但奶格玛的愿力却一直帮助着无数的具缘众生。每天,这儿会诵来成千上万的信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