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万古江河 第四十一章 凤笙去去无边已(第4/5页)

沈珍珠微有酸楚,忙低头仔细看女子,果真是长得极肖自己,那额头、脸颊、眉毛、嘴唇,真是活生生的翻板。她凝噎难言,好半晌方笑道:“那是自然,若是女儿长得肖似你,怕是不能嫁出去了!”

李豫哈哈大笑,“莫非我长相极丑?你竟然说得这样不堪!”

沈珍珠原为引他一笑,“嘘”了声,提醒不要惊醒女儿,说道:“你本是英俊世间少有──”李豫笑吟吟的看着她,笑意更增,沈珍珠倒是“扑哧”先笑出声,“只是女儿若长得象你,他日生成天姿国色的大姑娘,恐怕世人会说你──大唐天子陛下──男生女相,岂不有损国威?”李豫哑然,只指着沈珍珠笑得说得出话来。

待嬷嬷将女儿抱走,李豫方止笑,探询般对沈珍珠道:“不如由你替女儿取名?”

沈珍珠回想女儿适才恬静睡容,她生为皇女,必定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如同自己昔日,如同李婼。然而万般荣宠,也敌不过命运的跌宕与无情,敌不过战火纷飞,烽烟猎猎。自己曾身受的颠沛流离,再不愿女儿重蹈覆辙。

她幽幽叹息:“若天下升平……”

李豫也兴起万般感慨:“若天下升平”。若天下升平,他与她,必不会经受这样多的磨难,不会让他,用了如此长的时间,也真正明白她。

升平之世,本朝由高祖、太宗始便一力谋求,这大概是为帝王者,最宏大的理想。尽管,千载以来,从未达成。

“那便唤她作升平。”李豫复拥沈珍珠入怀,在今日的双重大喜下,他的心中除了稍许感伤外,几乎全被喜悦满满填充。

四月初六,李豫始听政于麟德殿,与礼部及群臣议定:十二、十三日葬太上皇、先皇于泰陵、建陵;五月初六,于含元殿行登极大典。

“娘,娘,你瞧妹妹的手,真小,真有趣!”

宜春宫中,李适显然对新添的妹妹兴趣盎然,自升平降生数日,均围着她打转,不是捏捏她的小脸蛋,就是小心翼翼呵她的胳膊肘儿,好多回将睡得正甜的升平弄醒,“哇哇”的无辜瞪大眼睛,哭个不休。这日又循常例,将升平闹醒,嬷嬷忙接过去哄劝,素瓷便笑话道:“你打小这样欺负妹妹,长大后可要好好的偿还。”

李适眉毛一扬,双手负于身后,来回踱了几步,停下,学着李豫的声气,有板有眼的说道:“这有何难,孤准了!”

那神气模样,活脱脱一个小李豫,沈珍珠与素瓷一怔,同时忍俊不禁,掩口失笑。她俩一笑,整个宜春宫上下气氛皆活跃起来,几名年纪较小的宫妇也忍不住窃笑,为国丧期间肃行慎言的沉闷带来了一股清新之气。

在这欢快气氛中,李豫孤自一人踏入殿中。

平素李豫听完政便必来宜春宫,今日来的时间稍晚,内侍宫女均最擅察颜观色,见李豫神色萧索,隐有不快,一个个忙的噤声躲避,李适迎上来唤着“爹爹”,李豫看他一眼,抱起略亲亲额头,便递与嬷嬷,素瓷忙领着众人都退下了。

沈珍珠助他宽外袍,低声询问:“朝政之事,很烦心么?”因天气渐热,又在服丧,李豫穿着极薄的白色常袍,她的纤指方搭上他的肩,手背一紧,被牢牢覆盖在他的手掌下。她站立在他的身后,看不见他的脸,只是奇怪他的手掌竟会微微颤抖,倒似用尽了全部气力,专注缱绻,所以虚空脱力。

她倚上他的肩头,声音飘忽而温柔:“怎么啦?”

他沉醉于此刻的娴静安然,她的声音,她的一颦一笑,如藤般缠绕在他心间。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他猛然转身,与她十指相扣,已全然摒却面上落寞忧郁之态,展出笑容时双目倒尚有微红,从她手中接过外袍,往榻前边走边说:“无事,不过有些累。”侧头,目光缓缓落在沈珍珠面上,说道:“近日你的精神面色,好象反倒不如从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