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万古江河 第三十五章 夜如何其夜未央(第3/4页)

秀莹反笑起来:“殿下,公主,大唐识得公主的人并不多,若公主容貌被貌归国,更没有多少人敢直视公主,奴婢侍奉公主多时,知晓公主习惯脾性,且与公主年纪相仿,只要皇上认可,料想能瞒骗过关。”

沈珍珠失声问道:“你为何要这样?”

秀莹道:“俗语道,叶落亦想归根。奴婢父母均是市井小民,年老多病无人照料,自随嫁回纥后,奴婢日夜思念父母,本再无回返大唐之望。今天天赐良机,奴婢宁可容貌尽失,也要回家侍奉父母左右。”重重再叩头:“求殿下成全。”

世间事竟会这样。李婼身出皇家,却不愿回返故园;秀莹宁可失去女子最重视的美貌,也要守在亲人身边。沈珍珠与哲米依几乎同时对李豫道:“成全她吧。”

李豫想着回纥本有夫死妻子割面凭吊之俗,秀莹若冒充李婼回长安,说是在回纥割面以凭吊葛勒可汗,倒也是说得过去的;至于父皇本就觉得亏欠李婼,料必也不会当真;秀莹替李婼受苦毁容,等回到长安,由她做个三五个月的“公主”,避过风头,再任她回家也就是了,缓缓点头。秀莹大喜,不及拭去脸上血痕,不住的叩头道谢。

次日,牟羽可汗移地建诏令曰“葛勒可汗可贺敦、大唐宁国公主无子,特遣回唐”。午后,一干人等都打点好行李,离开哈刺巴刺合孙。李承宷、哲米依、李婼及随从往敦煌,李豫、沈珍珠带秀莹、程元振、严明及诸侍从回大唐,虽目的地不同,但仍有十余里同路。沈珍珠知自此别后,与哲米依、李婼恐难再有相见之日,黯然神伤,但见李承宷、哲米依夫妻恩爱情笃,合同李婼,皆能远避长安纷争,长居世外桃源之地,深为他们庆幸。

分别之际,沈珍珠不禁与哲米依、李婼合拥饮泣,兹为长别,山长水阔,此生难与再逢,如默延啜,如回纥山水,深悟古人所言“悲莫悲兮生别离”,何等契合。待哲米依三人骑马走远后,沈珍珠仍长立远眺,直至她们的身影消失在广袤草原的那一端,又向哈刺巴刺合孙城回望,心绪徐徐沉静,坐回马车。

李豫已在车内等候良久,握着她的手道:“我已叮嘱下去,咱们前行速度不必过快,一切以你的身子为要。”沈珍珠心中倦怠,漠然道:“都由着你罢,你已如愿以偿,该当满意了吧。”李豫变色:“我早该想到,你答应我,不过是为了承宷、哲米依她们三人。”沈珍珠淡然道:“本来就是如此。”

李豫眸光渐敛,清泠如雪,道:“那我便只能顾惜你腹中的胎儿了。”霍的掀开帷帘,跳下马车。

自此之后月余,一行人赶路依旧不急不缓,李豫却再未踏入沈珍珠马车一步。沈珍珠在六年前怀有李适时,妊娠反应便十分厉害,这一次既要赶路,且时近八月,大漠草原天气炎热干燥,一路上常呕吐得气喘咻咻,严明与程元振倒总来照应,只是爱莫能助,毫无办法。

沈珍珠常在呕吐得半昏半沉,半梦半醒时想:这样也甚好,虽回长安,只要众人发觉他不再钟情在意于她,她便不会为他带来麻烦与困扰,他的骨血孩儿,确实是该留在他身边,不该随着她漂泊的,这样也好……许多时候,禁不住泪流满面。

到底是支撑不住,一日驻营休憩,午夜间突然便发热起来,浑身如火烧汤煎,八月高温下,身子却不住寒战,气喘吁吁,她独处营帐中,只得用尽全力拿起身畔水囊,投掷击动帐帷。

四方惊动,她也软软靠倒席上,心智尚明,四肢已无法着力。许多人闹哄哄的进帐来又出去,严明、程元振、秀莹、随行略通岐黄的侍从……

李豫大步冲入帐中,见此情形,一把将她搂入怀,声音微微发颤:“还不开方煎药!”因为路途遥远,且知沈珍珠身怀有孕,离开回纥前李婼曾替李豫一行料理打点了不少药材,故有此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