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万古江河 第十八章 纵横逸气走风雷(第2/4页)

战斗进行得异常顺利,亦厮杀得格外惨烈。

一声令下后,五千精兵冲入愁思冈下官道后,果真如预料那样,霎时将叛军杀得人仰马番,不过半个时辰,愁思冈数处迸发一阵阵火光,火凭风力,迅速席卷至整个愁思冈,叛军与唐军狭道相逢已乱阵脚。当此之时,回纥铁骑乘乱杀入狭道,挥刀处人头落地,血溅焦土,所向披靡,叛军惊慌失措,节节败退。唐军乘胜追击,血战五个余时辰,将叛军逼出愁思冈。安庆绪率残兵退回邺城,闭城孤守,郭子仪领中军将邺城围个水泄不通。

戌时,战斗初步告歇。

子时,战场清理打扫完毕,校尉报此战斩首判军叛军三万,唐军伤亡不足五千。李豫大喜,令广布酒菜,与众将士同贺。

李豫与鱼朝恩、诸节度使正在营帐中饮酒间,郭子仪跚跚来迟,入门便连叹“不好”,众人忙问为甚,郭子仪道:“都是老夫不好,那为咱们带路的高小姐,竟然被叛军掳走!”

“铛”的声响,众人回首,原来是李豫手中酒杯掉落地上。张涵若正在李豫身侧,忙伸手抬住李豫一臂,笑道:“殿下饮酒过多,不胜酒力了。”

李豫收回手臂,神色如常:“哪里的话,孤是闻听郭老将军之言十分惊诧。这位高小姐……也算巾帼不下男子,既然因为我军被掳,我等当然不可做不义之人,须得救她出来。郭老将军,此事既然因你属下护卫不周而起,便由你部署去救人如何?”

郭子仪应喏,道:“这是自然,老夫不敢辞。”

李豫想了想,又道:“此事也不可勉强,能救则救,不能救则罢,不可将我将士性命随意抛洒了。”

又饮一会子酒,诸节度使逐一告退。

张涵若留在最后,营帐别无他人,李豫斟酒自饮,毫无醉意,也不抬眼看她。张涵若缓缓走近李豫,低声道:“你勿需担心──那高月明只是长得极似,并不是真的沈姐姐……”

李豫仰颈饮尽杯中酒,放下酒杯,扬眉直视着她:“就算她真是沈珍珠,你以为,我今日的态度便有不同么?!”

张涵若从未见过这样的李豫,他似醉非醉,眸中英光潋滟,与他对视着,仿佛风雷劈空,无法呼吸,无计思量,可是在这光华浮动里,明明仍有一缕忧郁与哀伤混杂其中。

张涵若忽然就簌簌的落下泪来。

李豫看她一眼,伸臂过来,握住她的一只手,轻轻说道:“涵若,你很好,很好……”张涵若阖上双目,不敢侧头看他,只等着他继续说下去。等了许久许久,未听有音,生恐他醉酒睡着,正睁眼回看,他已缓声说道:“高月明便是沈珍珠。”

次日李豫拔营,亲临邺城城楼下。

邺城由安庆绪苦心经营多时,城墙坚固,安庆绪败退时劫掠大批粮草,加上城中存粮,支持三五个月毫无问题。因此,安庆绪固城自守,任唐军十余日中数次攻城,他决不开城迎战,只以弓驽手乱箭射杀唐军,并下滚石火把等物。李豫等原以为可以三五日内立下邺城,谁知半月已过,不仅无功,且镇西节度使李嗣业也被流矢射中,不幸阵亡。

郭子仪倒是想救高月明,可是高月明已被掳入城中,现时邺城已成一座名付其实的孤城,唐军无法进,叛军不能出,连城中细作也无法传递消息,又怎能入城救人呢?

眼见天气一日冷似一日,唐军将士远征,衣物被装携带不足,野外扎营十分寒冷,李豫眉宇阴郁愈加浓厚,惟令诸将士稍事休整几日再谋对策。

这日已过酉时,李豫正在营帐察看地图,郭子仪急匆匆入营帐,纳头便道:“太子殿下,那高月明小姐原来是大有来头的!”

李豫道声“哦”,放下手中烛台,请郭子仪坐下,微笑道:“怎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