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第2/4页)

那自己就换个思路,从算法入手。

这就好比出发点、通路、目标是三个点。

必须要达到自己目标的时候,如果通路这个点走不通,那就绕过它,换成算法,再试试可不可以达到自己的目标。

红发女生说,“我身边两位德国同学,都是那种不算到最后一步,就不会放弃一条路的人。死钻牛角尖。”

看着云烟,她说道,“我就是觉得这一点研究不通了,我就早早地放弃,改另一个方法……你也可以像我一样,如果算法算不出来的话,就早点改材料……”

话还没说完,她的手机开始狂震。

红发女生说了一声‘抱歉’,打开自己的whatsa,看到自己教研组群里,那两个德国朋友发自己已经算出来了这个问题。

自家教授在第一时间发了贺信,并且鼓励他们把自己的论文整理起来发《nature》,发不上去发子刊也行。

红发女生:“……”

云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只觉得饭桌上突然安静下来,云烟小声问,“怎么了?你怎么不说话了?”

红发女生:“……”原来坚持研究是这么重要的吗?

=

下午的讨论会上,来自各地的教授都提出了自己的问题。

除了算法云烟没有搞明白之外,其它的她都理解了。但这些教授们引经据典,着实也为云烟打开了新思路的大门。

让云烟获益匪浅。

十几天的讨论下来,虽然只是专注着一片文章,但云烟觉得比自己二月份参加全科学研讨会还要累。

毕竟探讨的深度可不是研讨会可以比的。

云烟把所有的算法分享给远墨和计星文,并且把自己的推算也发到了小群里。

计星文看过后,直接给远墨打了电话。

开口就是质问,“小师妹做了这么多,怎么还没把她的名字加进咱们项目里?”

远墨罕见的没有跟计星文抬杠,而是回应,“这就加。”

这年头,搞科研归搞科研,申报流程也得走。

有远墨的名气在,原本在这个项目中多加一个‘方云烟’的名字不算什么难事。

但远墨知道,云烟肯定不乐意只是进来混混、蹭个荣誉和名字。

所以她才这么努力的想要贡献自己的力量,

现在云烟提出来的算法已经被项目组的另外一个成员计星文认可了,远墨再把云烟上报上去,这就是按照规矩走的正儿八经的参加科研项目。

不过,远墨上报的同时,还按照规矩给了云烟一份表格。

“囡,把你主要做的方向和研究内容写上去,之后项目成功做出来后,相关负责人会按照贡献百分点发放资金和证书。”

这些东西远墨原本可以一手操办,可他总得给小姑娘锻炼的机会,不是么?

这份表格算是一个自我总结,在总结的过程中,云烟也会对自己的项目更加了解。

云烟是在登上回国飞机的时候收到这份表格的。

十七个小时的飞行中,云烟用了七个小时填完这份长达二十多页的表格,检查了两遍后发给此项目负责人远墨。

之后,她又睡了五个小时,然后顺着自己的思路往下计算。

可谓是一分一秒都不愿意浪费。

距离落地还有一个小时的时候,云烟收到了远墨发来的消息。

“囡,申报表已经检查签字提交上去。”

“还有,我在机场等你。”

看到最后那几个字的时候,云烟眼眸里充盈了笑意。

“嗯,快到了。”

云烟没发现,自己在笑得时候,脖子上的玉坠微微有些发光。

当然,现在她这边光线还不错,就算仔细看去,也只是觉得玉坠看起来更加通透了。

=

另外一边,公司里,方铮的上级在得知他八月中旬就要去军训的时候。

摸摸自己的脑袋,说,“那你来白打工的时间不多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