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沙州市出现第一例“非典” 职业荣誉(第3/9页)

小佳满口答应,道:“行,我给家里那位报告一声。”

近段时间,侯卫东最关注“非典”之事,听说梁博士主动承担了如此重任,先吃惊,后佩服。

他和段英曾经有过一段激情,当时,两人都处在特殊的迷茫期,他发配到上青林山顶修公路,段英面临着县绢纺厂即将破产的尴尬处境。随着社会角色转变,两人如两条平行的铁轨,彼此再也没有交集,只是隔着枕木遥望对方。此时,梁博士的表现远远超出了侯卫东的预料,他发自真心祝福段英。

想着段英,侯卫东不由自主就想起了郭兰,多年前的那个神秘的白衣长发女孩,如今仍然孤零零一人生活。在阳台上站了一会儿,心情复杂地抽掉两支烟。

4月20日,全国防非局面骤然升级。

卫生部决定,原来五天公布一次疫情,改为每天公布。此政策一出,各地“非典”确诊病人和疑似病例,较之前的一天成倍增加。

“非典”被列入我国法定传染病,这为各地依法行政提供了更充分的法律依据。

卫生部党组书记和北京市市委副书记被免职。

按上一次常委会的决定,沙州防“非典”信息披露交给了防非办负责,由侯卫东牵头提出方案。如今卫生部有了明确规定,市防非办依葫芦画瓢,制订了《沙州市防治非典工作信息披露办法》。

4月21日,侯卫东在上班路途中接到了市委办会议通知。

他是第一个来到小会议室的,等了一两分钟,卫生局许庆蓉、公安局老粟、政法委书记洪昂、新到任的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明杰等人先后来到市委小会议室。又等了四五分钟,代市长宁玥和市委书记朱民生来到办公室。

这是议事会,不是市委常委会等规定有程序的正式会议。朱民生开门见山地道:“新闻想必大家都看了,‘非典’疫情让人揪心,沙州必须采取断然措施,否则就是对人民犯罪。先由侯市长讲一讲沙州当前防非现状,重点讲问题和建议。”

在前一阶段的防非工作中,朱民生自认为重视防非工作。沙州市成立了防非领导小组,下发相关文件,他在各种会上也是多次强调防非工作。

但是从侯卫东的角度来说,他认为市委书记并不是真心重视防非工作,任何一件重要工作都有“成立领导小组、下发文件、开动员会”的三板斧套路。砍了三板斧,并不能代表市委书记就是真正重视防非工作。理由有两条:一是朱民生没有单独听取过侯卫东和防非办的工作汇报,没有与侯卫东交谈过此事,甚至没有打过电话过问此事;二是防非办前后出了七期简报,作了四次汇报,朱民生没有在防非简报和工作汇报中作过任何批示。

相较之下,宁玥是真心重视防非工作,要钱给钱,要人给人,防非办工作会从来没有缺席。虽然市委书记和市长分工不同,处理具体事情的方法必然不一样。但是,侯卫东凭着细小的痕迹能够判断朱民生对防非工作并不是太在意,或者说这不是一种判断,而更接近一种感觉。

今天的会议与前几次有微妙区别,朱民生亲自主持会议,从表情和语言等各方面来看都对防非工作表示出高度重视。当侯卫东汇报结束后,朱民生对秘书赵诚义道:“通知何敏文过来。”

在等待西城区区委书记何敏文的间隙,朱民生对李明杰道:“李部长,你看一看《沙州市防治非典工作信息披露办法》,作为老宣传,对这一次防非工作的宣传工作以及信息披露你有什么想法?”

在上一次《紧急通知》中,曾经讨论过如何公布信息之事,当时常委们并没有形成一致意见。

李明杰是四十岁的年龄,浓眉大眼,有一头黑油油的头发,精气神十足,颇有男人魅力。被市委书记点名以后,他道:“上级已经对防非信息披露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总体来说,就是要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及时发现、报告和公布疫情,决不允许缓报、漏报和瞒报。防非办制订的办法,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