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第2/4页)

从那时开始到1949年,山西一直都在阎锡山的统治之下。阎锡山是整个山西的土皇帝,当然他也非常努力地经营着山西的各种事情,包括工厂、铁路、煤矿等方面,而且经营得还不错。除了沈阳兵工厂以外,山西的兵工厂应该是全国最好的。阎锡山是一个特别抠门的人,是一个非常精打细算的人,所以他老打不赢仗,因为打仗得拿出一股拼了的架势才能赢。阎锡山在经济上确实是一把好手,山西在他的统治下,经济发展确实不错。但是也是由于他的小家子气,山西修的都是窄轨铁路,因为他不想让别人来山西,他修的铁路的铁轨都比别人窄,所以火车到山西是开不进去的。

阎锡山还经营了自己的晋绥军。中国在北伐之后出现了很多大军阀,最大的几支就是蒋系的中央军(或者叫黄埔军)、冯玉祥冯系的西北军(或者叫国民军、冯军)、李宗仁白崇禧的桂军(或者叫广西军)、张家的东北军(或者叫奉军),再有就是晋绥军。当时蒋军就是蒋家的军队,蒋介石即使不担任军中的任何职务,蒋军也不听别人的。桂军只听李宗仁白崇禧的。东北军就是张家的。张学良即使出洋下野,东北军别人也指挥不了。冯家军自称生是冯家人,死是冯家鬼。而晋绥军就等于是阎锡山的封建私人武装。当时阎锡山占据的地盘除了山西(简称晋)还有绥远(简称绥,在今日内蒙古的河套地区这一带),所以这支军队也就叫晋绥军。

阎锡山这块地盘一开始的时候很大,北伐结束以后,四大军阀开始一起瓜分这块地盘。北伐最后实际上是四大军阀打一大军阀,就是蒋、冯、阎、李四家一块儿打张家。这四家中跟张家打得最激烈的就是阎锡山,阎锡山首先派出自己最强的将领出战。蒋军当中有八大金刚,冯家的西北军有五虎上将、十三太保,阎锡山手底下也颇有几员大将,其中大家最熟悉的战将就是傅作义,还有徐永昌、商震等等。1945年9月2日,日本在东京湾“密苏里”号上签署投降书,各国代表去签字受降,代表中国去签字的就是徐永昌——当年晋绥军的主将之一。晋绥军的另一员大将商震是后来长城抗战的英雄,在1933年的长城抗战中,西北军、晋绥军、中央军都上过前线,冷口之战当时就是由晋绥军负责的,商震在长城抗战中曾经立下过大功。

傅作义在北伐的时候一战成名。山西是个易守难攻的地方,到处都是这“关”那“口”,当时北伐军中的蒋军和桂军在涿州以南和奉军激战,涿州是奉军北退的重要通道,今天在京广线上也是重要的一站。这时晋绥军突然表态要参加北伐军,然后傅作义指挥的晋绥军出娘子关之后直接截断了奉军的退路。所以这场在涿州爆发的大战其实就是由张学良指挥的奉军进行猛攻和由傅作义指挥的晋绥军拼命坚守的一场围城战,这也是北伐中的著名战役。

历史课本中的北伐基本上只讲蒋介石叛变革命之前的那段,所以大家熟悉的北伐的重要战役大都发生在南方,其实在蒋介石叛变革命以后,那些新军阀还在继续北伐,因此才有后来爆发的涿州大战。阎锡山在北伐之后获得了大量的地盘,黄河以北的大部分地盘,包括平津两市与河北等地也都归了他,所以当时其他的军阀心里觉得不平衡。北伐之后阎锡山的野心开始日益膨胀,连南京委任他职务他也不去。

北伐结束之后蒋介石曾组织召开过军队编遣会议,说咱们打完仗了,北伐也完成了,东北也易帜了,青天白日旗也在全国竖起来了,咱们就裁军吧。各大军阀都想裁别人的部队,谁也不想裁自己的,于是互相拆台,最后彻底分裂,爆发了一场大战,也就是1930年的中原大战,这是中国解放前内战中最惨烈、规模最大的一场内战。中原大战的一方是蒋介石,当时蒋挟持中央,蒋军就叫中央军,正帅当然是蒋介石。另一方是冯、阎、李三大军阀,在军事上大家公推阎锡山为陆海空三军总司令,副总司令是冯玉祥,还给张学良挂了一个副总司令的称号,但张学良从来就没有当过。那边蒋介石也给了张学良一个副总司令的头衔,最后张学良支持了蒋介石一方。在政治上冯、阎还另立国民党中央党部,特地邀请汪精卫来主持。汪精卫便兴冲冲地带领陈公博、顾孟余等一批人来到北平,召开中央党部扩大会议以示正统。在这个过程中,其实由这三大军阀组成的反蒋军有多次胜利机会,因为反蒋军有八十多万大军,而中央军只有六十万,当中还有很多都是临时拿钱买来的杂牌军,根本就没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