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变与不变(第2/11页)

因为英国推出“居英权计划”,依照《1990年英国国籍(香港)法案》的规定,“居英权”名额将给予“对香港前途具重要性的人士”“最有能力及动机申请移民的人士”。居英权拥有人可随时前往英国定居,无须在英国居留数年以取得居留权(俗称“坐移民监”),而持有人的子女可在英国就读公立中学。这个政策让大量香港的精英人士移民到了英国。

商会的大亨们有的已经移民,有的还在犹疑不决。高建国决意留守香港,他始终坚持香港回归是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的问题。香港作为英国的殖民地,由宗主国统治,没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方面的独立权利,是完全受宗主国控制的地区。而香港回归中国,是实现祖国统一的涉及国家尊严的事件。“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是中央政府的承诺,他认为根本不用为香港回归后的前景感到悲观,而是应该充满期待,香港只会越来越繁荣,越来越昌盛。

精英阶层的移民潮,在草根阶层、普罗大众当中也引发了一阵移民风。龙鼓村的一班老友聚集在常去的大排档,聊起了未来规划。阿雄打算移民加拿大,做移动电子科技;阿强已经在伦敦找好了法律事务所;阿芳则打算和导演男朋友去英国发展,毕竟香港动作演员在那边还是很有市场的。吃着从小喜爱的食物,喝着啤酒,莫名地生出一阵离愁别绪,让几个人都有些依依不舍。

旁边小店突然放起了李克勤的《后会有期》,轻快的旋律逐渐感染了大排档的所有食客,大家突然心有灵犀地齐声唱起来:“即使那天气会令你不安,即使会枯燥也没有相干,但那一切回忆,昨日那千个梦,难以放下,仍没法淡忘……”

排练完毕,安慧刚走出乐团,就被张伟豪拦住了。苦于无法摆脱他彬彬有礼的纠缠,安慧只好上了他的车。

上车后安慧一直不说话。过了好一阵,张伟豪故作绅士地问道:“安小姐的哥哥是安国庆先生吧?”

“你认识我哥?”安慧有些意外。

张伟豪轻松道:“大家都是香港商界的,你哥哥、高建国、丁跃民,我都很熟悉。”

安慧勉强挤出一丝微笑点点头,然后目光重又转向窗外。张伟豪也自觉有些无趣,心不在焉地继续开车。

进入一片居民区,安慧突然开口:“我到了。”

张伟豪抬头看了看大厦,恍然大悟道:“原来安小姐是来找高建国的?”

“我只是来给他的孩子上课。”说着话,安慧已经解开了安全带。

“安小姐一次次拒绝我的邀请,原来是因为早就心有所属。”张伟豪仰着脖子,阴阳怪气地说道,“安小姐这么优秀,何必找一个丧偶还有孩子的男人?”

“张先生,请你不要乱讲,我只是来上小提琴课的。”安慧打开车门,没好气地说,“我想我们以后没有必要来往了。”

高建国正好下楼,看到安慧打了个招呼,突然望见张伟豪正要开车离开,有些意外地问道:“张伟豪送你来的?”

“啊,对。”安慧没有多说,沉着脸直接往大厦里走。

高建国快步赶上,严肃道:“安慧,张伟豪心狠手辣,做事不讲情面,你要当心。”

安慧淡淡地说:“我知道,他只是顺路送我过来。”

进了电梯,高建国突然问道:“他是不是在追求你?”

安慧别过脸,不耐烦地回答:“是,不过我想你不用知道。”

高建国有些手足无措,怔怔地说:“我只是出于一个朋友的关心……”

安慧猛的转过头,看着高建国一字一顿地说道:“我只是旗旗的老师,今天是来给旗旗上课的,好吗?”

高建国没好再开口,只是默默地点点头。

安国庆陪着丁跃音逛了半天的音像店,想要的CD一张没买到,自己收藏的Beyond专辑倒是被跃音软磨硬泡地骗走了。突然接到高建国的电话,让他去一趟永盛,安国庆心中暗叫“阿弥陀佛”,赶紧告别跃音出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