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拨云见日(第3/12页)

“你没看新闻啊?英国人在驻军问题上还跟我们扯大锯呢,这是摆明了不想让香港这只能生金蛋的鹅回到祖国的怀抱,所以呀,收回香港这条路还是荆棘丛生,令人担忧啊,去深圳……我看还是算了吧。”

深圳!让安慧心头一动,没再听清两人后面的对话。几天后,安慧主动向团里提出了调动申请,目的地正是深圳。下午,人事部的主任专门找她谈话,再三问及她的去留问题。安慧的态度非常坚定,说虽然毕业后就到团里工作了,领导、同事对自己也非常好,但她个人希望借这个难得的机会去南方锻炼一下。

在厂里吃过午饭,高建国突然心血来潮决定画上几笔。他在厂房门口摆了条凳子,准备画出周围的环境。刚描出几条线的轮廓,就听到阿雄扯着嗓子喊道:“建国,建国!”

高建国抬头一看,两个西装笔挺的人出现在门口,正是李嘉盛父子,惊得他赶紧站起来,问候道:“伯父,您怎么过来了?”

李嘉盛随意地摆摆手,笑着说:“听说你的电子厂办得有声有色,正好路过,所以拐进来看看。”

穿着一身白的李浩南左右打量,小心地躲避着地上的污迹,嘲讽道:“这么小也能叫‘厂’?都没永盛集团的废料库大!”

李嘉盛瞪了儿子一眼,悠然道:“永盛集团能有今天的规模,也是我们老哥几个一起摆地摊摆起来的。只要有做事业的决心,不在于他的起步有多高。”

李浩南暗自白了一眼父亲,没说话。

高建国看着李氏父子俩有点僵,赶紧说:“多亏有佳欣的帮忙,我才能把电子厂办起来。阿雄,帮忙倒茶吧!”阿雄答应着往后面跑去。

李嘉盛走过来,从凳子上拿起了画板,扶着眼镜仔细审视着,又抬起头对比了一下眼前繁忙的工地,突然转头问道:“城市和建设者,你这幅画是这个意思吗?”

高建国笑了,老实回答道:“我性子比较急,画画能静心,有助于思考,没什么特别含义。”

李嘉盛微笑点点头,很欣赏他的诚实,感慨道:“你画的虽然仅仅是窗外的小世界,却很有意义。1840年鸦片战争改变了仅仅83平方公里香港岛的地位和命运。你们知道吗,我看过一个统计,是1845年华民政务司首次人口调查报告,当时港岛人口仅有二万三千多人,华人占百分之九十,二万二千多人,欧人不足六百,印人三百多。经过一百多年的建设,香港成为了世界重要的自由港,今天的繁荣,不正是一代代华人,一代代建设者辛勤劳作、自强不息、克服艰难创造出来的奇迹吗?!”

一旁的李浩南惊讶道:“这么说,香港真正的本土人也就两万多啦?”

李嘉盛张开两手,笑着道:“我们的根,本来就在内陆啊,以后有机会我会带你回海宁家乡走走。”

高建国突然插口问道:“伯父,那您怎么看这两天的热点新闻?”

“你是说香港驻军问题吗?”李嘉盛微微皱了一下眉头,又回复常态,却将话题抛回给了高建国,“英国人反对中国军队进驻香港,说是会引起市民恐慌,吵吵闹闹的。你是怎么想的?”

“这件事,我觉得完全没必要担心。”高建国十分自信地回答道。

李浩南歪着头,不屑道:“你自然不用担心,因为你不是香港人,你能了解港人的想法吗?讲笑啦!”

高建国没有理睬李浩南,对着李嘉盛说道:“我虽然不是土生土长的香港人,但是却有一大堆香港朋友,也在生意上跟香港人不断在打交道,所以对于他们的想法也还是有所了解的。总的来说,英国人就是想保住英国在香港的利益,他们希望名义上归还香港,实际上想继续控制香港。但是中国政府的态度很明确,驻军是为香港的繁荣作保证。既然中国军队进驻能让香港人民过上更加稳定的生活,试问香港人为什么会恐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