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80后”文学提几个问题(第2/3页)

其六,所谓80后是技术时代、传媒时代、网络时代的产儿有多大的科学性?因为一是,80后说85后和他们不同,85后又说90后和他们很不同。二是,这忽略了广大的农村尤其是贫困地区的农村,有多些地方连电灯电话都没有,何谈网络何谈技术?三是,这也忽略了80后作者的差异,韩寒、郭敬明、蒋方舟都不同,郑小琼又和前几者很不同。四是,说技术影响人的思想是可以的,但是说技术决定人的思想似乎不合理。因为如果这样的话,我们就读不懂古代和外国的作品了,因为思想不相通。影响人的思想的似乎是血缘、家庭、教育、社会和人生经历,技术所占份额似乎不宜过度夸张。

其七,80后文学是否是文学?80后作家是否是作家?我的感觉是80后包括其后的作家,没有原来的作家的身份意识和精神意识,他们主要自称为写家、作者,把写作不称创作,而是码字。有80后的朋友说“韩寒、郭敬明他们不代表80后文学的水准,只代表上一代人对我们的期望”。他们不代表水准但是代表身份和地位,然后把水准也标准化了,或者说从中获利的传媒界要把他们打造成标准,以造成新一轮的偶像崇拜。80后作者与政治权力和商业权力的共谋是很值得讨论的话题,此不细说。

其八,80后这个概念到底有多大的科学性?我忽然觉得所谓的80后、90后观念很落后,觉得社会上、校园里以“某某后”来区分、抬高或者贬低人群的做法很可笑。

因为一是,如现在流行的什么80后、90后,似乎很潮,很有个性,但其实他们也是和前辈们差不多,什么性格都有。二是,照这种分法,鲁迅、李大钊、周作人是19世纪的80后,胡适、傅斯年、毛泽东、郭沫若、茅盾、老舍是19世纪的90后,巴金、冰心、曹禺、沈从文、张爱玲、钱钟书、凌叔华、冯沅君都是20世纪的00后。这真的搞笑。按此逻辑,每一个世纪都有80后、90后、00后,这样的区分有多大意义呢。三是,1980年之后出生的人,的确和前辈有些不同,但不是本质的不同。这种不同是什么呢?正面的大家可以思考总结,负面的大概是比较懒惰,缺乏目标,性观念更开放,静不下来,喜欢所谓的玩酷耍炫弄潮,拼族之类的,喜欢张扬个性,其实没什么个性,只是个性泛滥。但是这些其实20世纪80年代、90年代都很流行,也是年轻人的一般特征,只是形式不同,工具不同罢了。

“80后”一词来源于国际社会学家们讨论社会发展一代名词,是指国家依法执行计划生育后所出生的一代人,即计划生育发展的新阶段1979年至今的代名词。以此讨论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用法制限制人类生育后所面临的问题,及1980年以后所出生的独生子人群所面临的生活、成长、文化发展问题。在80后这一代人身上具有鲜明的改革开放带来的彰显个性的时代烙印,故常与“90后”一同被探讨。

后来此词被广泛的作为1980年1月1日至1989年12月31日出生的人群代名词,也由此出现了70后、90后等一些类似词汇。泛80后,有时也泛指出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即改革开放以后的中国年轻一代。从时间的概念上讲是出生于1978年、1979年、1980年后的年轻一代。(网络资料整理)

其实这个概念作为代际差别的内涵是20世纪后期从西方引进的,一种是研究国际政治交往中领导人和外交官的政策、理念的代际差别。另一种是作为文化的内涵“代沟”。这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由西方人提出,大概80年代在中国流行,20世纪90年代末由中国媒体、网络炒作起来的。西方的年轻人似乎没有中国那么明显的80后情结或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