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学为了什么?要做什么?(第2/2页)

那么,上大学要做什么?

其一,要为闯荡准备很强的能力和意志力,以及很好的机会。“我要做什么?我已经做了什么?我要怎么做?”这是每一个大学生都要问自己的问题。按照北大教授张颐武的说法,如今“80后”、“90后”不约而同地出现一种抱怨文化,并在互联网上放大他们的声音。他们对社会的要求很高,同时却放低了对自己的要求。比如年纪轻轻就要求家里、要求社会提供优越的住房条件等。社会可以给你更多的关爱、去想办法帮你解决困难,但实质性的问题还需要个人去面对,去奋斗。这是社会应该提供的,但不是你应该要求社会的。你有社会责任,你要对社会作出相应的贡献之后,才能对社会有更高的要求。追求公平正义是指社会起跑线的公平正义,但所到达的终点必定有所不同。社会应该对每个人公平,提供平等的成功机会,但是每个人都有天生的不平等如个人禀赋,家庭背景等,所以要对社会有责任、有承诺,同时对自己的命运有清醒的认识。

其二,要认识到知识的所谓实用与不实用只是相对的。如学行政管理之类好像实用,但他们有的思维反而不如学文学的,问题是你是否能够把思维以及相关能力锻炼出来。如有的企业经理或老总看了一些中文系本科学生的文学作品,觉得其思维很独特,就将其招了去策划部。

其三,要接受对大学缺乏学术或文学气息的现状。就拿中文系来说,它也不是培养作家的地方,而是培养文字工作者的地方。所以,不能要求每个人都能写,都热爱文学。况且写作也包括文学写作和公文写作。而文学也只是一种学科,一种能力,一种兴趣,一种人生体验的方式。它不能强加给别人,就像不能将任何学科、任何个人喜好强加给别人一样,这叫“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其四,向着自己的职业方向努力。在一个知识背景宽厚、扎实的基础上,明确自己的职业方向,选择什么就要往哪方面努力。教师、文秘、宣传、传媒、考研、公务员、企业、文化产业、创业等需要什么能力,就要训练什么能力,不要到头来一味抱怨和后悔;也不要一味地说自己没有后台背景这一类的话。这些东西你有是幸运,没有也要靠自己打拼出来,有的人是毕业十年左右才闯出来的。不用举什么名人事迹,个人奋斗者在我们身边比比皆是,我有不少朋友就是在没有什么背景的基础上当上教师,当上老板,当上经理,考上市的省的国家的公务员的,诸如此类。背景不是关键,关键是你做了什么,能力是否过硬,精神是否坚韧灵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