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进退(第3/9页)

如懿婉然笑道:“是。一定会成全的。”

圆明园虽然比宫中清凉,但京中的天气向来是秋冬极寒、夏日苦热,如懿午睡醒来,哄了哄璟兕,又陪着永璂玩耍了一会儿,便携了容珮往芳碧丛去。

七月正是京中最为酷热之时,皇帝心性最不耐热,按着以往的规矩,便要去承德的避暑山庄,正好也可行木兰秋狩。这几日不知为何事耽搁了,一直滞留在书房中,夜夜也未召幸嫔妃。如懿心中疑惑,也少不得去看看。

如懿才下了辇轿,却见金玉妍携了四阿哥永珹喜滋滋从芳碧丛正殿出来,母子俩俱是一脸欢喜自傲。如懿坐在辇轿中,本已闷热难当,骤然看了玉妍得意扬扬的样子,心中愈加不悦。倒是李玉乖觉,忙扶了如懿的手低声道:“皇后娘娘,这几日皇上不召幸嫔妃,嘉贵妃便借口暑热难行,怕四阿哥中暑,每每都陪着四阿哥来见皇上。”

如懿轻轻一嗤:“她倒聪明!总能想着法子见皇上!”

李玉恭敬道:“那是因为嘉贵妃比不得皇后娘娘,可以任何时候都能见到皇上。身份不同,自然行事也不同了。”

如懿一笑置之,举目望见玉妍的容颜,虽然年过四十,却丝毫不见美人迟暮之色。她纵使不喜玉妍,亦不得不感叹,此女艳妆的面庞丝毫无可挑剔,恍若还是初入潜邸的年岁,风华如攀上枝头盛开的凌霄花,明艳不可方物。仿佛连岁月也对她格外厚待,不曾让她失去最美好的容色。

如懿不觉感慨:“难怪皇上这些年都宠爱她,也不是没有道理。”

容珮低笑道:“嘉贵妃最擅养颜,听闻她平时总以红参煮了汤汁沐浴浸泡,又以此物洗面浸手,才会肤白胜雪,容颜长驻。左不过她娘家李朝最盛产这个,难不成娘娘还以为她最喜食家乡泡菜,才会如此曼妙?”

如懿笑道:“当真有此奇效,也是她有耐心了。”

如懿扶了容珮的手缓缓步上台阶。殿前皆是金砖墁地,乌沉沉的如上好的墨玉,被日头一晒,反起一片白茫茫的刺眼,越加觉得烦热难当。

玉妍见是如懿,便牵着永珹的手施礼相见。如懿倒也客气:“天气这么热,永珹还来皇上跟前伴驾,可见皇上对永珹的器重。”

玉妍着一身锦茜色八团喜逢春如意襟展衣,裙裾上更是遍刺金枝纹样,头上亦是金宝红翠,摇曳生辉。在艳阳之下,格外刺眼夺目,更显得花枝招展,一团华贵喜气。玉妍见儿子得脸,亦不觉露了几分得意之色,道:“皇后娘娘说得是。皇上说永珹长大了,前头大阿哥和二阿哥不在了,三阿哥又庸碌,许多事只肯跟永珹商量。只要能为皇上分忧,这天气哪怕是要晒化了咱们母子,也是要来的。”

如懿听得这些话不入耳,当下也不计较,左右人多耳杂,自然有人会把这样的话传去给永璋的生母纯贵妃绿筠听。她只是见永珹长成了英气勃勃的少年,眉眼间却是和他母亲一般的得意,便含笑道:“永珹,皇阿玛如此器重你,你可要格外用心,有什么不懂的,多问问师傅,也可指点你一二。”

永珹少年心性,也不加掩饰,便道:“回皇额娘的话,皇阿玛问儿子的,书房的师傅也指点不了。”

如懿奇道:“哦?本宫也听闻皇上这些天忙于政事,和群臣商议,原来也告诉你了。果然,咱们这些妇道人家,都是耳聋目盲,什么都不知道的。”

少年郎的眼中闪耀着明亮的欢喜:“是。皇阿玛这些日子都在为南河侵亏案烦恼。”

如懿略有耳闻,便道:“京中酷热,但南方淫雨连绵。听闻洪泽湖水位暴涨,漫过坝口,邵伯运河二闸冲决,淹了高邮、宝应诸县。”

永珹一一道来:“皇阿玛如今已经命刑部尚书刘统勋、兵部尚书舒赫德及署河臣策楞赶赴水患工次督工赈灾,查办此事。还拨了江西、湖北米粮各十万石赈江南灾,至于拨米粮之事,都已交给儿臣跟着查办,也让五弟跟着儿子一起学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