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嬿舞(第3/5页)

有站在湖岸近处的宫眷伸手揽住,唤起来道:“不是雪花,是白色的梅花呢!”

如懿惊喜:“人间三月芳菲盛,怎么此时还会有梅花?”

和亲王弘昼素来喜好风雅,便道:“皇嫂有所不知,孤山与灵峰的寒梅开得晚,或许还有晚梅可寻。再不然,附近的深山里也还有呢。”他转首惊叹:“寒梅若雪,此人倒有点心思。”

如懿微微不悦:“梅花清雅,乃高洁之物,只这般轻易抛撒,若为博一时之兴,实在是可惜了。”

玉妍托腮欣赏,手指上累累的宝石戒指发出炫目的光:“皇后娘娘喜欢梅花,自然珍爱,可不是人人都和皇后娘娘一个心思呀。话说回来,甭管什么心思,臣妾倒也挺喜欢看这漫天飞花呢。”

玉妍话音未落,已被湖上飞起的雪白绸带吸引了目光。只见一叶墨色扁舟不知何时已经驶到了满天如虹的绸缎之下,一名着莹白色薄缦纱衫的女子俏立当中,举着一枝盛开的红梅和韵轻盈起舞。她的衣衫上遍绣银线梅花,上面缀满银丝米珠,盈盈一动,便有无限浅浅的银光流转,仿若星芒萦绕周身。画舫上的彩灯将湖面映得透亮,连夜空也有几分透亮,照得那女子眉目如画,顾盼生情,更兼大片月光轻泻如瀑,玉人容色柔美,如浸润星月光灿中,温柔甜软,人咫尺可探。更有身后青衫乐姬相衬,几乎要让人以为身处蓬莱仙岛之境。

婉嫔低声惊道:“这不是令嫔么?”

玉妍看了片刻,手上绕着绢子,撇嘴冷笑道:“今儿晚上可真是乏味,除了歌便是舞,咱们宫里的女人即便是铆足了心思争宠,也得会点儿别的吧。老跟个歌舞乐伎似的,自贬了身价,有什么趣儿。”

绿筠笑着瞥了眼玉妍,慢悠悠道:“嘉贵妃也别总说旁人。你忘了自己刚入潜邸那会儿,什么长鼓舞啊扁鼓舞啊扇舞啊剑舞啊,又会吹短箫又会弹伽倻琴,一天一个花样儿,皇上宠你宠得不得了。如今也惯会说嘴了,也不许别人学一点儿你的样儿么?”

玉妍嗤笑道:“那也得舞得起弹得出才好啊。我出身李朝,学的也是李朝的歌舞,到底还能让皇上喜欢个新鲜。可如今庆贵人和令嫔她们不过是东施效颦罢了,有什么好看的。”

绿筠叹了口气,有些自怨自艾:“东施效颦也得看是谁效啊,像我和嘉贵妃都是半老徐娘了,哪里比得上十几二十来岁的妹妹们年轻水嫩呢。”

玉妍笑道:“那也难说。有时候女人的韵味,非得年纪长一点儿才能出来。岂不知半老徐娘还风韵犹存呢。姐姐忘了,我生四阿哥那会儿是二十六岁,愉妃生五阿哥也是二十六了,舒妃如今头胎也二十六了。姐姐生三阿哥是二十二岁,那还算是早的。咱们皇上啊,或许就是觉得十几岁的丫头们嫩瓜秧子似的,伺候得不精细。且看庆贵人就知道了,从前十几岁的时候跟着皇上也不得宠,倒是如今开了点儿眉眼了。所以啊,姐姐别整天念叨着人老珠黄,除了把自己念叨得絮烦了,其他真没什么好处。”

如懿笑道:“有嘉贵妃这句话,本宫也宽心多了。原来越老,好处越在后头了。”

玉妍犹自在那儿絮絮,只见湖上景致一变,四艘青舫小舟遍盛鲜花围了过来,舫上一页页窗扇打开,连起来竟是一幅幅西湖四时图。嬿婉曼步舞在那绸带之间,衣袂飘飘,宛若凌波微步,跌宕生姿。最后轻妙一个旋身,往最末的舫上一靠,身姿纤柔,竟融进了西湖冬雪寒梅图中。

高台之上掌声四起,惊赞之声不绝于耳,歌舞乐姬在众人的赞叹中逐一退场。

皇帝抚掌叹道:“舞也罢了,最难得的是匠心独运,白衣红梅,轻轻一靠,便融入画中。”他轻含了一缕薄笑,“如今令嫔也进益了,不是当日只知燕窝细粉,连白瓷和甜白釉也不分的少女了。”